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中国机构相继提出延迟退休 人民日报:没钱了?

来源: 大河网  
2013-09-07 09:25:07
分享:

  延迟退休是为了弥补养老金不足吗?

  养老金当期发放没问题,养老金收支状况不是延迟退休的先决条件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专家讲了,再不提高退休年龄,养老金无法实现收支平衡。”在北京一家出版机构任职的王敏,最近对清华大学发布的养老改革方案格外关注。

  “14个省份的养老金入不敷出,这情况太严重了,看来不想延迟(退休)也不行了。”福建泉州已经退休的陈大爷从报纸上看到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成果,专门打来电话。

  养老金是不是马上发不出来了?人社部负责人多次表态,养老金支付没问题,不仅没缺口,到2012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结余达2.3万亿元。2013年上半年,养老金收大于支,预计下半年延续此走势,结余将继续增加。

  对于官方回应,一些人并不相信,甚至认为是“粉饰太平”—去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14个省份养老金收不抵支,如果没有财政补贴,会影响养老金发放。对此,人社部的负责人曾解释,养老保险没有全国统筹,13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缺口不假,但还有18个省份有盈余。前者缺口达700亿元,乍看惊人,但盈余省份中,广东一省累计结余就超过3000亿元。

  人社部负责人还表示,商业保险出现“收不抵支”就很难运行下去,社会保险则不同,不是以收定支,而是和一个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国有资产紧密相联。2011年实施的《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社会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给予补贴”。人社部对此条法律解读为: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建立并强制缴费的制度,应当由国家信用来担保社会保险制度的正常运行,社会保险基金一旦发生支付不足,出现支付缺口时,政府应当予以财政补贴,承担兜底责任。

  “想通过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难题,这样的看法是本末倒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应当是基于人均预期寿命持续延长、受教育年限增长和老年负担代际公平的需要,而不是养老金有支付压力。

  延迟退休会不会影响就业?

  延迟退休会对就业产生一定挤出效应,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冲击更大

  延迟退休,另一个热门理由是,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到了调整退休年龄、增加工作年限的时候。

  但反对延迟退休的理由也集中在此领域。“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大学生找份工作这么难,再延退,还让不让人活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人不退,年轻人彻底找不到好工作了。”网络上、现实中,有不少类似反对声。

  人社部2012年的一份报告认为,在2035年前,我国会一直处于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这将给就业带来长期压力。

  2009年,人社部公布的实际退休年龄是53岁左右。有专家指出,在实际退休年龄不足55岁的情况下,尚且存在劳动力过剩,更没必要把法定退休年龄再向后调整。

  有专家认为,现在许多退休的老年人仍在就业,调整退休年龄后只是让这种隐性就业显性化,不会对就业产生冲击。还有专家提出,增加老年人就业时间可能创造新的岗位,比如老年人不能帮忙照顾第三代,会制造大量针对0-3岁婴幼儿的社会服务性岗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唐钧特别强调了(延迟退休)对低收入者、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冲击。在劳动力市场上,这部分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更弱。如果延迟退休年龄,就业的冲击将首先传导至这部分人,使其更难找到工作,而他们又不能退休领养老金,生活会非常艰难。

  延迟退休,为何分歧大?

  一线工人多持反对意见,部分下岗工人等退休已等了10多年,差别退休则易引发“不公平”争议

  研究机构频频出台报告建议延迟退休,称“形势紧迫”、“不可拖延”,但每一次反对的声音都很高。8月份清华大学包括调整退休年龄在内的养老改革一揽子方案公开后,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5311人进行的调查中,94.5%的受访者明确反对延迟退休,仅3.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人民网在2012年“延迟领养老金年龄”的调查中,45万网友参与投票,93.3%的人反对。

  据了解,调整退休年龄涉及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不同群体的意见很不一致。临近退休年龄的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不论男女,多数认为可以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专业技术人员,如医生、教师、科技工作者、工程师等,往往是“越老越吃香”,很多人觉得,这部分群体愿意延迟退休。但调查发现,不少专业技术人员更想“按点儿”退休,再到其他机构兼职或由原单位返聘,这样能拿双份收入,既有养老金又有工资。

  一线员工则多数认同目前的退休年龄规定,有的人甚至希望早点退休,以获取稳定的养老金收入。近几年国家稳步提高企业职工养老金水平,那些在职时工资不高的员工,早退休,意味着月收入有可能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大量下岗职工对延迟退休表示激烈反对。对于这部分下岗职工来说,等退休已苦等10多年,现在提延迟退休,遭到反对是必然的。

  那么尊重个人意愿,想延就延,弹性退休、差别退休行不行?有若干方案提出此建议,同样招来反对声一片,操作层面难以保证公平。

  延迟退休是否箭在弦上?

  对退休政策“研究”不代表会立即调整,人社部未要求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方案

  “我爸爸后年满60岁,这两年不会调整退休年龄吧?”“女干部55岁就退太不公平了。我今年54岁,身体很好,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延迟退休?”近期,不少人致电主管部门、研究机构以及媒体询问。

  人社部有关负责同志的回复是,仍在进行相关研究,研究不代表现行退休年龄规定即将更改。早在2005年,当时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开展过此类研究。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人社部要求多家研究机构限期出具调整退休年龄方案”,人社部相关司局予以否认,称不会像部分研究机构所建议的那样"十二五’期间退休年龄延长两岁”或“明年起调整退休年龄”。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储福灵表示,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人口结构转变,对退休年龄择机调整是必然的。但调整退休年龄应当是渐进的过程,不太可能一步到位调整到63岁或65岁,而是小步推进。人社部也曾明确回应,延迟退休是必然趋势,但要根据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就业状况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要求来综合平衡,确定什么时候实施这样的政策。

  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认为,近期不是调整退休年龄的合适节点,需优先考虑就业,特别是中下层群体的就业问题。人社部有关负责人的意见是,普遍提高退休年龄,其实施一定会是柔性的、渐进性的,“考虑公众的心理适应程度和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行”。

  延伸阅读

   我国退休年龄是怎么定的

  中国现行退休年龄的规定源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劳动保险条例》,其中对正常退休的规定是:男工人与男职员年满60岁,一般工龄满25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女工人和女职员年满50岁,一般工龄满20年,本企业工龄满5年。

  195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暂行办法》,将国家机关中女性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从1951年规定的50岁提高至55岁,并增加了伤残提前退休的规定。

  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退休条件为“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连续工龄满10年;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在之后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程中,尽管制度模式多次调整,但没有再对退休年龄做进一步修改。

  此外,根据1990年人事部《关于高级专家退(离)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和1992年中组部《关于县(处)级女干部退(离)休年龄问题的通知》,本人自愿基础上,高级职称女专家和处级及以上女干部可以与男性同龄退休。

关键词:延迟退休,养老金责任编辑: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