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文娱看点

体重暴增、眼镜度数暴涨 假期“宅童”多多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8-14 10:22:18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近日,记者调查走访发现,许多本来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却在假期里变成足不出户的“宅童”,越来越孤僻、不合群———

  如何让“宅童”动起来

  “在家净玩游戏,最久的一次连续8天没出过门,这可怎么得了?”日前,一位满脸愁容的母亲来到位于石家庄的省儿童医院,向医生咨询如何调理儿子浩浩的身体。

  浩浩今年12岁,从小一直比同龄人胖。自放暑假以来,浩浩整天闷头在家看电视、打游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短短一个月,浩浩体重就从140斤暴增到160斤。

  “我老公成了‘宅男’,女儿成了‘宅童’,这‘宅’也能遗传吗?”在省会一家银行上班的张女士最近很苦恼。由于暑假作业繁重,11岁的女儿静静成了典型的“宅童”。作业每天从早写到晚,几乎与世隔绝。“这两天孩子老是小声喊眼睛疼,去医院一查,发现眼睛度数涨了近200度!”张女士眼眶发红地说,长时间不与外界交流,使得孩子越来越孤僻、胆小、不合群。

  采访中,问及喜欢“宅”在家里的原因,孩子们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不想出去,太累,太热,没意思。”说这话时,有些孩子坐在电脑旁,一脸兴奋地打着游戏;有的则手拿ipad,低头只顾发微博。一间小卧室自成一个独立天地,隔住了孩子与家长、伙伴和外界的交流。

  期待“宅童”走出门,家长先要“动起来”

  对于孩子的“宅”,不少家长谈了自己的看法,归结起来大体有四:课业压力过大、父母无时间陪伴、缺乏同龄人互动、网络影响生活。“记得我小时候,站在胡同口大声一喊,瞬间就能窜出一群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同龄人本来就少,加上娇生惯养,生怕磕着碰着,哪敢让他们单独出门活动?”石家庄的王先生感慨说,以前住大杂院,环境虽然差,但邻里之间走得近,小伙伴儿们很亲密,暑假玩玩闹闹很快乐,如今住在高楼里,楼上楼下互不认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空间也被压缩到各自的家中。”

  石家庄学院的吴宝瑞教授说,国内一机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六成以上小学生假期有超过一半时间“宅”在家中,而且假期里ipad等电子产品的销售量呈现迅速增长趋势,其主要购买力正来源于有孩子的家庭,“不能简单理解为网络入侵了生活,而是一些家长变相地用网络和电子产品替代了自己应该付出的关爱和监护。家长没时间陪伴,孩子们存在情感缺失,又确实需要替代品,这才最终导致‘宅童’现象的发生。”“压力可以导致孤独,情感缺失也可以导致孤独。‘宅童’的‘宅’,就是一种孤独和无援的表现,会带来各种身体和心理的疾病。”针对暑假“宅童”现象,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教授牧新义指出,要让孩子不再“宅”,一方面,学校要注重素质教育,劳逸结合,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多的假期作业压力;另一方面,孩子父母亟须“动起来”,用实际行动来鼓励和引导“宅童”走出家门。他建议,家长应多抽出时间与孩子多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会孩子的心理,鼓励孩子到户外去参加有益的活动,多培养孩子的兴趣,“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客观上可以减少孩子的独处,而且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独立而健全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暑期,宅童

责任编辑:赵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