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女孩撑伞事件造假者现身称想炒作出名

来源: 金羊网-新快报  
2013-08-04 08:38:11
分享:

  “小女孩撑伞”事件策划者终于现身。新快报记者王小明/摄

  谁在消费我们的爱心?

  策划者霍海洋终于现身并称拍摄当天叫上尔码两名员工参与

  -采写:新快报记者林良田郑光隆陈海生王吕斌

  昨天,“报料人和策划者”霍海洋在新快报记者和尔码公司的劝说下,终于现身,但其说辞与前天并无太大差异,除了多次向媒体和公众道歉外,他说策划事件的动机是“想借此事自我炒作,想出名”。虽然霍海洋和尔码公司坚称该公司并没有参与此事,但霍海洋经过记者再三追问,承认在摆拍当天,的确叫上尔码公司的两名员工参与。昨晚,尔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将对涉事的员工进行调查和处罚。

  答应见面却拒绝露脸

  昨天中午,记者与霍海洋取得电话联系,希望面对面进行采访,但霍海洋担心媒体曝光其身份,影响到其父母,显得顾虑重重。尔码公司的总经理喻晓马表示,他们公司并没有参与此事,所以也希望霍海洋能尽快出现,还事情一个真相。

  昨天下午1时30分许,在尔码公司工作人员的沟通下,霍海洋终于答应,可以从外地赶回广州见面,但绝对不能接受记者拍照。

  为了追求事件真相,记者只好答应霍海洋的要求,但记者在尔码公司附近等待了近四个小时后,霍海洋才姗姗来迟。戴着眼镜的他,还戴着口罩,个子1.7米左右,偏瘦,正是网友“落雨剑”贴出摆拍现场图的那名黑衣男子。

  坐在椅子上,霍海洋显得很紧张,在本报摄影记者保证不会先拍照后,他才解下口罩。但一开口还是表示其策划此次摆拍事件的动机,是为了关心社会的底层人士,说辞与前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并无太大差异。

  俩尔码员工参与摆拍

  记者发现,摆拍的现场距离尔码公司不到一公里。而霍海洋又是该公司的离职员工,会不会尔码公司也有参与此事?对此,霍海洋坚称尔码公司并没有参与,目前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出乎他的意料。而让尔码公司“躺着中枪”,也不是他本意。他不断给喻晓马道歉,喻晓马则表示于事无补。

  “当时也只是脑子一热就想拍个公益视频,没想到会给这么多人带来麻烦,对不起。”霍海洋说,给媒体报料后他选择关机,是因为害怕。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是一种逃避,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当初我想把照片放在网上就算了的,但是网络力量不够,就想借助媒体,没想到会搞得这么大。”

  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之下,霍海洋承认,在摆拍当天,他请来帮手的人当中就有一男一女是尔码公司的现职员工,而其他人则是他的朋友。“当时是中午,因为是休息时间,我就没和喻总说找他们帮忙。”霍海洋说,当天他本来是要拍视频的,但由于天太热,清洁工阿姨演不了,只好匆忙拍了几张照片。

  而对于网上流传的,雨伞上有“感恩漂流,爱心伞传递”的字样和Logo的照片,霍海洋表示,事后他曾发在微信的朋友圈以及微博上,但后来因害怕被人获悉,几个小时后便删除了照片。至于后来谁用来发给一些网站,以及在网上适时出现的推广鼎和保险公司爱心活动的文章,他都称不清楚怎么流出去的。

  自称曾制止“落雨剑”拍照

  霍海洋说要是不被网友“落雨剑”踢爆的话,他的这个策划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当记者问及,“落雨剑”是否和他是一伙的时,他表示也想知道“落雨剑”究竟为何许人也。“我记得他是一名30多岁、有点秃顶男子,当时在用手机拍摄。”霍海洋说,他曾走过去制止对方,但对方表示,“你可以拍,为什么我不可以拍?”过了一会,这名男子便离开现场。

  在昨天采访中,和记者僵持半个多小时后,霍海洋说想冷静下。经过尔码公司工作人员的一番劝解,他再次回到记者面前。“我之前说的都是真的,但有一点我不敢承认,就是我是有自我炒作的想法,我想让自己出名。”霍海洋说,今年4月从尔码公司辞职后,他没有找到工作,但又想自己创业,苦于没钱。于是就想拍下公益短片放到网络上,让别人认识自己,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出名的目的。“但这次这个事情炒得太火了,我也很后悔,我对不起大家。”霍海洋说,现在很怕自己的父母和亲朋好友知道,会让他们担心。

  面对面

  为何选择孩子当“模特”?“因为孩子能体现真善美”

  新快报:你这次摆拍事件的手法应该是模仿一些网络推手?

  霍海洋:没有,这是我自己的创意,我拍完后,也剪了一些小短片,但是因为这个事情就没敢再发布。

  新快报:为什么摆拍的时候选择了孩子?

  霍海洋:本来打算拍一个网络视频,小孩子体现了真善美,从大人身上对比,代表了冷漠的一部分人。

  新快报:为什么会选择报料?

  霍海洋:后来看到照片很感人,所以选择报料。现在反而拿着手机不敢看新闻。新快报:记者后来采访你的时候为什么不说明情况?

  霍海洋:我当时选择逃避了,真的很抱歉。

  新快报:既然知道自己做错了,为何不第一时间站出来承认错误,而是继续逃避?

  霍海洋:对不起,抱歉。

  新快报:踢爆无良策划是不是炒作的一部分?

  霍海洋:不是,绝对不是,我可以发誓,你们也可以去彻查。绝对不是,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新快报:你知不知道你的这次事件伤害了很多人,现在大家都不敢相信这些爱心行动了?

  霍海洋:这次我真的做错了。

  新快报:再次问一遍,图片出现的雨伞是怎么回事?

  霍海洋:伞是无意的,随意拿的,真的,我可以发誓。

  新快报:那网络上出现的图片和文章是怎么回事?

  霍海洋:那个跟我绝对没有关系。

  新快报:你欺骗了这么多人,你觉得大家会相信你的说法吗?

  霍海洋:我知道(大家不会相信),但想做公益短片这个真是真的。

  -记者手记

  尔码公司,谁能给你清白?

  前天,记者第一次赶到尔码公司采访时,尔码公司总经理喻晓马信誓旦旦表示公司绝没有策划“小女孩撑伞”一事,但记者随后提出报料人和策划者手机号码均登记在尔码公司名下时,喻晓马脱口而出:“之前可能是有员工离职了,离职后还在用公司配的号码。”昨天,当策划者霍海洋与记者面对面采访时,爆出尔码公司两名在职员工参与了现场摆拍,以及该公司行政部员工帮助霍海洋改号。据了解,公司手机号码改号需要提交公司相关材料。喻晓马又表示对这些事情并不知情,要对涉事员工进行调查和处罚。此次事件中,喻晓马扮演了受害者的角色,随着事件的发展、深入,喻晓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总能适时找出“对策”来应对质疑,但这些说辞,摆脱不了狡辩的嫌疑。

  首先,霍海洋真的离职了吗?如果霍真的离了职,他如何能在尔码公司“随心所欲”,一会能轻松地改掉公司手机号码,一会又能毫不费力地使唤该公司员工参与摆拍,这些喻晓马能给一个合理的解释吗?另外,记者每次联系霍海洋都困难重重,一旦喻晓马“召唤”,霍海洋立即现身。这难道是一种巧合?

  新华社发文称

  拿“爱心”炒作,真没法管?

  近期发生的多起策划、炒作“爱心”事件,让人们不禁会问:一些策划公司和个人屡屡玩弄公众的情感和爱心,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社会信任底线,这样的事,就没办法管吗?

  上海“孕妇当街晕倒众人齐施救”事件中,当事人一再重复称,“即使这件事是假的又怎样?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唤起了人们心中的善!”

  “真善美,首要的前提是‘真’。没有‘真’,‘善’和‘美’都只能是空中楼阁。”上海大学教授顾骏认为,这样的说法是没有原则的说法。如果是以行为艺术的方式进行公益性质乃至商业性质的“表演”,只要是积极向上的,不违背公序良俗,都无可厚非;但如果是以出现在新闻报道里的真实事件的方式出现的话,这样的做法显然只能被认为是“伪善”,甚至说是“为恶”。

  顾骏分析指出,尽管策划公司一再强调公司没有利益在里面,但对一家策划公司来说,通过吸引媒体报道炒作出名、获取曝光度,本身就带着某种不良动机,“打着善的名义,行欺骗公众、谋求利益之实,只能被视为‘恶’。”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认为,事件性质恶劣,挑战了公众的道德底线,一再消费公众的善意,其行为已经带有“欺诈”成分,仅仅进行舆论谴责是不够的。但是由于事件没有直接的受害者,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条件下,有关部门对此进行处理比较困难,缺少法律法规依据的支持。“一个可以切入的角度是通过修订现行的《广告法》,策划公司和委托它的保险公司,已经形成了事实上的广告代理关系,将这一类的软性广告纳入监管体系中,由工商部门对传播违反社会公德负面信息的广告策划公司进行处罚。”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说,策划公司“绑架”爱心救助的商业行为,破坏了慈善助人原有的目的,让社会“正能量”变了味道。商业策划介入的初衷应促进慈善助人的弘扬,一些商业机构应分清慈善与商业之间的界限。在目前法律监管空白的情况下,相关政府机构管理部门应介入调查其真实目的,帮助大众更好地看到其虚伪面目,鼓励真慈善打击假慈善。 (据新华社)

关键词:女孩撑伞|炒作|造假责任编辑:李雪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