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就是稳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这是人民论坛记者在采访调研过程中,不少信访干部的“心声”。这也说明了信访销号的产生根源,那就是部分官员对“没事”的追求。为了“没事”,所以要“搞定”信访官员,“摆平”上访百姓。“搞定”了,也就“稳定”了。
销号之所以能成为一宗买卖,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市场,自然是既有需求,也有供给。这和网络删帖市场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销号贿买的是行政公权力,而删帖贿买的通常是社会公权力。销号的潜滋暗长,也使得访民“信网不信访”的情绪随之成长。目前,“删帖”和网络公关也跟随销号成为地方党政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
销号:信访干部的最后一招
“信访一票否决制”使得信访干部肩负着“稳住”上访者的重任,而且是“稳得住得稳,稳不住也得稳”的“死命令”。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信访干部可谓是“使出浑身解数”。面对上访户,信访干部一般首先进行沟通交流,努力把问题解决。但很多问题非地方政府所能解决,有些上访户的“胃口”又实在太大难以满足。在问题解决未果,上访户又“跃跃欲试”要越级上访,尤其是赴京访的情况下,信访干部就不得不布置了一道道防线。上访户家门口“蹲点”、交通要地“死盯”、北京“劝返”是信访干部针对赴京上访者的三道防线。若这些防线也被上访者“冲破”,上访干部就必须采取最后一招——“销号”。
家门口“蹲点”。据记者走访发现,在一些重大节假日期间,为了防止这些访民进京上访,很多基层干部不得不24小时驻守在这些访民家周围,几个人轮班把守。有位基层干部跟记者吐苦水,“我们守在上访者家周围,饭不能正常吃,觉不能好好睡,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上访者的挖苦与白眼。有的上访者讥讽我们为‘看门狗’,一点尊严也没有。”驻守在上访者家周边,即为信访干部的第一道防线。
交通要地“死盯”。即便是如此“严防死守”,仍会有上访者“逃”出驻守者的视线。于是,信访部门一般会在该地汽车站、火车站等交通要地设立第二道防线。记者从东部某市调研乘火车返京时,在进站必经通道上,发现两边站着两队人,眼睛死死地盯着每一位进站旅客。后经当地人了解,这两队人都是该市各乡镇的信访干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各自辖区的上访人没有踏上火车,进京越级上访。而当时返京的列车最晚一列要凌晨两点才发车,这就意味着这些信访干部要等到凌晨两点才可以离开火车站,大概凌晨三点之后才能休息……
北京“劝返”。即便是有了上述所说的两道防线,仍会有上访者“千方百计”地“混”入京城。于是,地方信访干部往往会在北京设置第三道防线。信访干部会时常驻守在北京各大火车站、汽车站等地,以及国家信访总局周边。记者在北京西站采访了一位山西某信访干部,他谈到:“吃饭、睡觉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昼伏夜出,对我而言都不算什么了。最难堪的是,遇到了上访者,很少有上访者会心甘情愿跟我走,这就势必会发生肢体冲突。尤其是遇到女性上访者,碰也碰不得,拽也拽不得,有的时候只能死命地跟着。我有时候都感觉自己像电影中的卧底警察,而且是那种受气的悲催警察。”
对于这些进京的上访者,有一些上访者会在信访干部的“软磨硬泡”下“返乡”。在这种情况之下,地方信访单位往往会派出工作人员来京接回上访人员。显然,这个“护送”上访者“返乡”的过程,仍旧是一个考验着信访干部智慧和能力的过程。一位广东进京“接访”的信访干部向记者透露,“现在上访者在北京的吃住,全部都由公费买单。即便如此,很多上访者仍旧不愿意离开北京,仍旧对信访干部有着敌对情绪。个别上访户还会调侃我们接访干部说,‘你们真像是我的保镖呀’、‘陪我们逛逛北京城再回去吧’”!
但也有一些上访者不会就此止步,反而会想方设法地到有关部门上访,这个时候,信访干部就不得不采用最后一招了。
销号中的“猫腻”
据内部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每当上访者到相关部门上访,接待部门若按规定办事,就应该登记在册,然后通知上访者所在地政府来领人。这样做就意味着某个地方将会增加信访记录。如果遇到老上访户,今天送回去,明天又来了,几次下来,这个地方的信访指标很快就会用完,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信访干部向记者介绍,他们的通常做法是:讨好派出所,贿赂信访局、综治办。具体操作办法是:信访干部和一些重要辖区的派出所或有关部门接访人员搞好关系,一旦遇到这个地方的上访者,这些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通知该地的信访干部,从而做到不登记、不上报。而这些部门所得到的“收获”包括,对方不间断地给好处,吃吃喝喝是家常便饭,甚至给“人头费”。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内各省份均有不少截访人员驻点北京,成为专职的“截访销号”队伍,其职责之一便是“公关”有关部门的信访接待干部,以便随时了解当地上访动态,成功截访和销号。地方政府驻京办亦承担此功能。东部某市驻京办的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们为“加强”与上级信访部门的关系,去年仅送的礼品价值就达十万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研究员向记者透露了两位政法委书记的“语录”。某县政法委书记赵某某曾在“全县信访稳定工作会上”公开发言,“今后,发生上访必须销号。销号只是经济上的付出,不销号就是政治前途上的损失,请同志们将这一要求转告党政一把手。一个单位登记一起并不可怕,但是每个单位登记一起全县就是近百起。后果是影响县委、县政府的形象,这个责任不是哪个人、哪个单位能负起的。”
另有县委政法委书记常某某的讲话:“对已发生的上访,在劝返时必须注意同上级信访部门及省、市工作组的沟通,争取谅解、争取不通报。销号要迅速,因为现在来访登记都在电脑上进行,或以电传形式向领导汇报,错过了时机也许要以十倍的代价才能处理。”
由此可见,“销号”已经大行其道,已经成为了信访干部工作中屡试不爽的“妙招”,“销号”腐败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销号的“两宗罪”
一些基层信访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们也不想参与“销号腐败”,但目前的信访体制和考核干部政绩、能力的评价体系,又使得他们不得不这样做。在一些敏感时期,上级对他们的要求是,不管什么原因,不问青红皂白,只要有人上访给某个地方“丢了脸”,上访者所在单位或政府负责人就“没有好果子吃”。那么,信访干部的“销号腐败”真的是无奈之举吗?这显然是否定的,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很饿,就要去抢劫”一样。“销号腐败”不仅不是无奈之举,而且还有“两宗罪”。
一、一味地靠销号灭火,实际上却忽视了“起火”的原因。针对群众的上访,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严重程度来决定解决的途径:首先是一般的纠纷,可以通过基层民事调解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调解不成或无法调解的,可以由当地地方政府依法处理;而对行政裁决不服的,可选择司法部门依法解决,属于党员干部违法违纪由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除外。如果所有的上访各级政府部门或司法机构能依法行政、秉公处理,大部分的越级上访、进京上访、群体上访是可以化解在基层萌芽状态的。基层百姓上访,实际上正是基层治理没有很好地维护百姓权益,而把百姓“逼”上了无奈的上访之路。而面对百姓上访,基层政府不仅没有着眼于“自查自省”,反而通过“销号”等非法手段逃避上级政府的责任追究,这显然是“歪嘴和尚念歪了经”,“有劲使错了地方”。
二、销号腐败的背后是干部的腐败,助长了官场不良之风。据记者调查发现,当前确实存在一些干部,不但不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反而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办事不力、作风不正,这样的行为带来的只是群众利益不断受到损害,群众对信访、对政府的越来越不信任,而且引发更多的上访,最终影响社会稳定。更为可恨的是那些收受贿赂,给一些请求销号、抹号的下级政府大开方便之门的上级信访工作人员。他们用帮助“销号”“销账”引诱重压之下的地方政府,从而换取个人的经济利益。中部地区某县一名接访人员告诉记者,一些上级信访、综治部门和干部把“销号”作为创收的重要手段。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件事:某市信访局一名干部暗中授意他接待的上访者多组织些人,把个人访搞成集体访,把事情搞大,从而给上访者所在地的县政府施压,捞取更多的好处。
“销号”的实质是“花钱买稳定”,亦即花费公共财政去贿买某些领导所要的表面稳定。不管目的为何,这种贿赂行为本身,都消解了地方政府权威;国家信访部门工作人员被地方政府收买的同时,中央政府权威同样被消解。被从纸面上强行抹去的信访事件,多数并不会自行消失。易产生不稳定的信访事件,并不因销号而消失。被“摆平”的访民仍将可能在表面的“稳定”之下积聚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