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认为中国最有希望恢复野生的老虎亚种,野生东北虎最近20年被发现至少死亡7只,对于在中国境内总量不足20只的这一老虎亚种来说,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记者近几年跟踪采访发现,野生东北虎面临食物短缺、人类偷猎设陷、生存环境恶劣等多重致命因素,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7月29日是第四个全球老虎日。2010年11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保护老虎国际论坛”上,来自13个全球野生虎分布国的政府首脑和代表将每年的7月29日定为“全球老虎日”保护野生虎种群。
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仅存不到500只,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山林中。中国野生东北虎数量不足20只,栖息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东部的长白山区。
尽管近两年野生东北虎出现频率和活动范围有所扩大,但这些却让老虎保护者更加担心。公开信息显示,近20年来至少7只野生东北虎被发现死亡:2011年10月27日,一具东北虎尸体在黑龙江省密山市一水库边被村民发现,专家检查后判断,这只老虎可能是为钢丝套所伤后捕猎和进食受到限制而死亡。
2010年2月25日,一只野生东北虎幼虎被发现困在东方红林业局居民家中柴垛里,虽经全力解救最终还是死亡。
2006年12月11日,一只死亡的野生东北虎在黑龙江省东宁县一村庄被发现,当地警方分析,这只东北虎可能是因被绳索套住受伤,最终饥饿而死。
2004年2月2日,一只东北虎被发现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一山上死亡。
2003年春节前后,黑龙江省东宁县两村民所下捕猎套套到一只野生东北虎,几天后待其饿死后运回家中。
2002年2月10日,被非法狩猎者所设套子伤害的野生东北虎在吉林省珲春自然保护区被发现,后不治身亡。
1993年10月,吉林省珲春市四个村民在山间将一成年雄性东北虎捕杀。
“百兽之王”缺吃少食陷阱重重
记者在黑龙江省林区调研发现,野生东北虎死亡多与树木采伐、偷猎等人类活动有关,“百兽之王”多年来面临食物短缺、捕猎陷阱、孤岛状分布等状况,生存环境十分艰险。
驱车在黑龙江省东部独木河林场、五林洞林场、奇源林场等深山区,会发现沿途很难见到粗壮大树,多为细小的白桦等。在冬季,林中四周500米外的情况都能看到,老虎难有藏身之地。林场职工说,因为这些年采伐量大,林子已经不像样了,不少林场树木采伐量虽然逐年缩减,但森林生态已严重恶化,每年两三个月的采伐活动对林中野生动物也会造成影响。
伐木导致林中动物种群减少,野生东北虎爱吃的马鹿和野猪等大型有蹄类动物短缺。“成年野生东北虎每周要捕食相当于一个大型有蹄类猎物的等值食物量。即使在我国有蹄类动物相对丰富的地区,马鹿和野猪的总密度仅为俄罗斯东北虎分布区的75%左右,老虎食物缺乏。”国家林业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副主任、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姜广顺说。
林区人员反映,偷猎者布设的捕猎套制作简单、位置隐蔽不容易发现,是野生东北虎安全的一大威胁。据介绍,每年冬季雪后都会有偷猎者下套、下药,捕猎野猪、袍子、鹿等,直接导致老虎食物不足,也易误伤老虎。一位在林子里散养野猪的林场职工告诉记者,他有时上山巡逻一趟能清理回一麻袋铁丝,“有些套子不是单个的,而是连环套,让动物根本逃不掉。”
随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林区人口村庄也比较密集,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破碎化的威胁不断加剧,产生了“孤岛”效应。姜广顺说:“一只雌虎一般需要400平方公里面积来捕猎,如果捕猎范围内被人类分割成一个个‘孤岛’,不仅会影响老虎捕食,压缩它们的捕猎范围,更严重的是让老虎种群之间的交流变得更难,非常不利于恢复老虎种群。”
拿什么拯救濒危的野生东北虎?
尽管近些年不断有志愿者冬季到林中清套,地方林业局适当投食缓解老虎没东西吃的窘境,但对于老虎保护来说杯水车薪。停止老虎栖息地树木砍伐,加强老虎监测,完善应急救助机制,在完达山山脉东部地区建立野生东北虎保护区,成为学者和基层老虎保护人士的共同呼声。
“哪个林场发现老虎足迹,哪个林场就得自己搭钱前往采集信息。”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五林洞林场职工兼老虎监测员高克江说,由于没有费用,监测老虎所需信息费、雇车费用等都得自己垫付。监测设备、资金短缺,应急救助机制缺乏等,成为老虎保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奠基人马建章说,对野生东北虎最有效的保护就是建立野生东北虎保护区,我国完达山东部林区植被类型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是国内最适合野生东北虎栖息的地区,也是我国实现野生虎数量增长的希望所在。这个区域是中俄跨国界东北虎分布区间的“生态廊道”,监测显示这里有虎稳定种群,数量在5-7只,与俄对面山脉350只大种群关系密切。
专家认为,俄罗斯在滨海边疆区已建立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境保护区一旦建成,不但可以解决人类干扰、虎食物短缺、孤岛状分布等问题,还能通过“跨国联姻”增加数量,改善种群基因。
“黑龙江省现在到了建立野生东北虎保护区的关键时候,如果不尽早加强保护,野生东北虎种群的恢复将更加困难。”黑龙江省野生动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孙海义说。(记者辛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