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皇兄弟:为生存悬崖峭壁挥刀砍柴自尊受伤沉默无助
李玉美的故事让记者揪心而感动,这个12岁的小姑娘一人挑起生活中各种现实的重担,而她的歌声又带给记者一点欣慰,就是面对困难和孤独,她所历炼出来的坚强和乐观,真希望她能得到她应该得到的家的温馨。
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贵州黔东南州雷山县荣防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缺乏亲情的关爱,与年龄不相符的小大人姿态,是这群孩子的普遍特征。而由于他们和爷爷奶奶长期生活,承担了各种各样的家庭重担,生活和劳作中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这一点,他们自己也意识不到。接下来再来认识一对小哥俩。
早上五点,天还是一片漆黑,12岁的李金皇就开始起床做早饭。在金皇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他不仅要照顾年幼的弟弟,还要帮助年迈的爷爷奶奶。他告诉记者,在他们哥俩很小的时候,父母便离开他们外出打工了。他们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要照顾生病的两位老人。
80岁的爷爷有风湿病,很多关节已经严重变形,而75岁的奶奶则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家里的所有重活几乎都压在了金皇和7岁的弟弟身上。
记者采访时,金皇和弟弟正准备去砍柴。金皇告诉记者,去砍柴的这条路,正是爸爸妈妈回家的路。两年多的时间里,金皇和弟弟无数次地憧憬着能在这条路上接到回家的爸妈,而他们的愿望又无数次地落空。记者看到,兄弟俩正在砍柴的地方就在一个深不见底的悬崖边,记者只能紧紧跟着兄弟俩,很难想象,如果一脚踩滑或者踏空,会发生什么后果。金皇也感觉到了这种危险,把相对安全的坡面留给了弟弟,自己朝树林深处走去。
锋利的镰刀既是砍柴的工具,又成了固定身体的把手。金皇奋力地挥舞着镰刀,记者能听到他沉重的喘息声。空间很小、山坡很滑,金皇的脚只能踩在紧挨峭壁的树枝上。他还嘱咐弟弟,一定要站稳,注意安全。
虽然金皇也知道,一不小心就有掉下山的危险,可是,只有在悬崖边才能砍到更多的野木和干柴,而在这里,金皇已经不记得摔了多少次跤,留了多少次血。记者注意到在金皇的左手臂上一直戴着两个银色的镯子,虽然非常妨碍干活,但他从没有去掉过。他告诉记者,这是在他二三岁的时候爸爸给他的镯子,他不舍得拿下来,一直戴着,看到它就会想起父母。
在这样一条孤独的砍柴路上,戴着父母留下的银镯子,陪伴他们的其实就是对爸妈的思念,回家的时候,金皇脸上的神情很忧郁,没有一丝笑容。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次见到父母是在两年前,而父母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他们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跟父母拍过照。
没有爸爸妈妈的照片,没有和父母通过话。我们无法想象金皇对父母的那份思念在心里积淀了多久,这种中无处宣泄的压抑和委屈,让金皇越来越沉默。他哭着告诉记者,他怕同学嘲笑他家境贫困,所以不敢跟同学交流,也不敢向他们倾诉对父母的思念。
泪水是这个小男孩痛彻心扉的表达。没有爸爸妈妈的日日夜夜,受伤的自尊,无尽的孤单,是他内心的得不到治愈的伤口。
金皇所在的荣防村,600多户人家,有三分之二外出打工,像金皇这样的留守儿童有300多人,而整个贵州雷山县的留守儿童就达到了4762人。从2005年起,雷山县扶贫办就筹措各项资金600多万元,为教学楼建设、助学金、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帮扶支持。我们相信,当地学校的老师也在力所能及地关心这些留守儿童,可是,这一切,都难以弥补这些孩子最大的缺失,就是来自父母的陪伴和关怀。
半小时观察: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出外务工时,留在家乡的孩子们就被动地成为了留守儿童。这个群体占到了中国儿童总数的五分之一,数量还在持续增加,全国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
我们能够想象,在一个孤寂深夜里,他们对亲情的思念打湿枕巾,面对成长中的挑战和困难,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靠自己的力量与严酷的现实抗争,在性格与心灵发育的关键期缺乏引导,人生价值观就此形成,自己却根本不清楚选择什么样的方向和方式来成长,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是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会成为我们身边和我们息息相关的一份子。如何来弥补他们此刻却是的爱和关怀,是他们父母,亲人的责任,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更是你我,全社会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