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高校宿舍装空调成大势所趋 经费紧张不成借口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013-07-17 08:24:58
分享:

  暑假来临,大部分学生离校,前段时间甚嚣尘上的“大学宿舍要不要装空调”的争议(详见本报6月26日《空调矛盾拖了“以学生为本”后腿》)有所降温。但矛盾依然存在。

  装与不装,这只是观点上的争锋。不过,高校宿舍装空调的现实需要,倒是不容忽视。中国青年报记者因此走访了中部地区的一批已经安装空调的高校,试图算一笔经济账,看看到底是学校以经费紧张为借口不装空调,还是高校“以学生为本”还停留在口号上。

  没装空调的学校感到压力,在四处调研取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国内众多211高校,甚至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开始推行“三学期”制,大部分地区学生要在校度过3个月的暑期。由此看来,假期越来越短,炎热的天气“一时是挺不过去了”。

  据了解,中国科大早在2010年夏天,就为学生宿舍安装了空调。虽然该校地处淮河以南,但学生宿舍配置了暖气、空调以及淋浴用的热水器。

  “一切后勤工作的目的,都是服务于教学和人才培养。”在中国科大副校长周先意看来,学校为宿舍装空调最重要的一层意义在于,为正在推行的“三学期制”的教学改革,做好配套工作。

  据他介绍,当时学校成立的“空调工程管理组”中还专门设有“教学小组”,为的就是协调好后勤保障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据周先意介绍,自打学校装了空调之后,时常会有高校同行前来实地考察,了解安装空调的相关事宜。对此,合肥一位高校后勤负责人向记者坦言,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可以起到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对其他学校构成了一定压力。“尤其是在同一座城市,或者一墙之隔,两所层次相当的学校,人家装了,你不装,有些说不过去,这甚至会影响到学校的品牌形象。”在他看来,“装空调是大势所趋。”

  解决经费问题有租赁模式

  “不同的学校财政状况各不相同,但不能简单地说,装了空调的学校,只是因为他们经费充裕。”在合肥工业大学翡翠湖校区后勤部门负责人陶植看来,“关键是看学校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怎么花?”

  今年5月起,合肥工业大学开始为翡翠湖校区的学生宿舍安装空调。目前,4006个宿舍中已经有2000多个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安装率达到52.4%。

  不过,这批空调的费用,并不要学校掏钱,为此近千万元的购机费省掉了。

  “我们推行的是目前装空调的‘主流模式’,即租赁方式。”据陶植介绍,目前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均采用这种模式。据了解,现在不少空调销售商开始捕捉到校园里的商机,主动与高校进行洽谈,提供租赁服务,每逢高校招标,有实力的空调企业竞相参与。

  此前,合肥工业大学的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考察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对国内12所宿舍装有空调的高校进行了调研,在此基础上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了这种模式。

  据陶植分析,如何解决空调本身的费用,目前存在三种模式:一是学校先出资安装,通过提高住宿费逐步回收成本,但这需要物价部门审批,实施难度大。

  二是学校全投资,以学校购买或校友捐赠的方式,免费提供使用,但收取电费。在他看来,这当中,如果学生使用不当,空调损耗大、折旧快,更新机器则需要再次投入。

  而通过租赁模式,“学校作为第三方,对租赁商进行监管,学生与租赁方直接签订合同,空调的后续维修维护和运行质量能得到充分保证。”这样一来,既省去了空调购置的费用,也可以通过合同,对学生的使用行为进行规束。

  据他介绍,按照合同规定,空调租赁商每年为空调进行两次检修,同时在校园里设立24小时应急服务点。“如此一来,省去了维修成本,也彻底解决了机器维护问题。”

  依据该校制定的方案,学生以寝室为单位,自愿提出安装申请。按租用时间,收费标准是每台空调半年300元,一年500元,两年880元,三年1180元……租期越长,租金越低。

  不过对学生而言,空调所产生的费用,究竟能否承受?这也是“装空调反对派”最为担忧的问题。

  据了解,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据该校近期的统计,该校贫困生所占比例约为29%,与全国高校的贫困生比例较为接近。

  茹立东是一位来自西北的同学,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宿舍一次性付完两年的租金,那么每年的租金只有440元,宿舍4个人,每人一年只需分摊110元的租金。“对于普通家庭的学生,这笔钱还是可以省出来的”。

  关于电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陈妤菁同学表示,高峰时节,宿舍空调每天使用8个多小时,每个月100多元,分摊到宿舍4个人的头上,大约是30元左右,每人每天只要1元左右。“费用并不高,大家轮流去交,回来平摊,每期的账目公布在宿舍的墙上。”

  据茹立东介绍,平时如果一位同学提出开空调,没人反对,就会视为“集体同意”;若遇到最热的天气,大家会不约而同地提出开空调。“应当相信学生沟通及自我管理的能力,其实事情没有想象得那么复杂。”

  历史的旧账不得不还,装空调先要“电增容”

  “为什么校方承诺的空调,我们到现在也没有等来?”网络上,这样的“抱怨贴”并不少见。宿舍装一台空调,究竟要花多长时间?

  “电路不改造,一切都是空谈。”在合肥工业大学能源办主任丁言峰看来,比装空调更为复杂的工程是校园电路改造,而这是前者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

  据了解,目前对很多高校来说,学校的硬件建设都面临着“电力”的瓶颈,电路老化已成通病,而不少学校在建设新校区的过程中,电力规划也没有考虑到今后用电设备的规模。如今这已经成为历史的旧账,而还掉这笔欠账所需的费用远远超过了装空调的一次性投入。

  “自从高校扩招之后,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步伐逐步加大,有些管理者认为,后勤没有必要过多投入,应该都由市场来解决。”周先意认为,这种观念会影响到高校决策者的决策。在他看来,电力设施是一所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不能指望社会化来解决问题,必须由学校自身挤出钱来,还上历史旧账。“即使不装空调,改造电路也到了必须要做的时候了。”

  “2010年我们就开始酝酿,不过从摸底调研,到规划、论证、审批,再到实施,用去了不短的时间,因为这个过程,得有供电部门的参与。”据丁言峰介绍,关键还在于地方供电部门必须拿出一定的配额来分给辖区内的高校。“而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学校所能控制的。”

  经过长期的沟通,合肥工业大学与地方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引进一条10千伏的专线,随后再将电路引至各项面、楼层。为此,校方共计花去了近千万元。目前,该校又与市区供电部门就老校区的电增容问题进行沟通,不久电路改造将付诸实施。周先意也深有感触:“我们的电力改造得以实施,归功于与供电部门的合作共建。”

  如何装好空调、用好空调

  是学校综合管理水平的体现

  “这是一项管理工程,装空调不仅仅是后勤部门的事情,必须由学工部、团委和教学部门的参与。”据陶植介绍,该校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覆盖到每个宿舍、每个同学,“了解他们关于空调最真实的需求和意见”,同时各班级辅导员与同学深入交流,宣讲装空调的相关政策,并及时答疑解惑。

  这样的做法并非个案,当年同济大学邀请校内空调、制冷等领域专家以及学生代表加入评标委员会,通过独立打分方式最终确定空调租赁商,同时,由纪委、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代表组成监督委员会,监督招标全过程。上海交大发动学生成立“楼管会”,安排学生安装指导员,全程参加空调安装工作。

  “整个安装过程非常复杂,我们制定了详细的预案,出发点就是,不能引发矛盾,不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据陶植介绍,首批空调安装结束后,学校只接到了学生的一起投诉。

  “空调装完了,如何使用好,这也是个大问题,否则好心未必能办成好事。”据中国科大资产与后勤管理部部长杨定武介绍,尽管中国科大是由校方出资购置空调,但他们对节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此要求空调在出厂时设置了最低温度26摄氏度。此外,学校会根据当日气温,开闸供电。学校还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保障学生用电安全。

  据中国科大曾经做过的一项统计,空调高峰运行时期,全校5000多间宿舍的电费共计50万元。“平均起来,每个宿舍只摊到100多元的电费,由此看来,学生用电还是比较节约的。”杨定武说。

  据了解,中国科大推行“隐私资助”,通过“校园一卡通”,对学生的消费情况按月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出贫困学生,“悄悄”地将生活补贴汇入他们的卡中。“这样一来,贫困学生得到全面的资助,可以解决电费之类的生活开支。”

  “从安装到使用空调,体现的不仅是学校的后勤保障能力,也体现出学校的综合管理能力。”周先意总结道。

关键词:高校宿舍,空调责任编辑: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