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一大堆质疑
第二季加多宝《中国好声音》12日晚首播之后,观众有赞有弹,导师欢乐、学员唱功劲爆是大家公认的。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堆质疑,导师是否太爱演太假了?专业歌手太多了缺少惊喜感?其间更有网友踢爆各导师与学员桌底下的秘密:比如哈林为何假装不认识叶秉桓?那英为何假装不认识金润吉?“牛奶瓶”刘雅婷装乖卖萌,台上一个样台下一个样?丁克森其实不是卖眼镜的等等。另外由于12日晚“好声音”、“快男”撞个正着,两个节目之间的恩恩怨怨又添一笔谈资。13日记者就各方质疑电话采访了“好声音”的宣传总监陆伟。
导师VS专业歌手
真的不认识还是假装不认识?
记者:阿里郎主唱金润吉在北方音乐圈那么有名,那英居然也没能把他认出来。网友质疑,那英是假装不认识?
陆伟:导师是背对学员听歌的,所以就是认识的歌手上来唱歌,导师们也不一定认出他的声音。但如果转过身之后,遇到认识的学员不会假装不认识,导师们不会在这么容易被验证的问题上作掩饰。可能很早之前认识现在忘掉了,也可能因为对方换了打扮一时半会没认出来,但是认识的没必要假装不认识。事实上,后面几天录像的确有导师认识的人出现,那时导师第一反应是,怎么是你?你怎么也来了?他们没有必要故作不认识,就算有些学员之前曾经和导师见过面甚至合作过,但像四大导师这样级别的,每年不知要见多少新人,不可能每一个都记得住。
记者:“牙套男”叶秉桓参加过《超级星光大道》,曾在去年上过娱乐节目,当着哈林的面唱过哈林的《无尽透明的思念》,当时哈林还当面点评过他,不过现场哈林却装作不认识他,此举令人觉得太假了,是否内有猫腻?
陆伟:这个问题我专门问过导演组。蛮久之前叶秉桓是上过哈林的节目,当时录节目时哈林确定没认出他来,后来录完之后才想起来。哈林在台湾节目很多,他不一定都记得上过他节目的人。
记者:有网友质疑,录制前导师手中应该有学员的基本资料,如果遇到专业歌手不会不认识。我们探班的时候也发现,每次录制前,导演组会交给导师一份资料。
陆伟:录像前我们是会给导师一份资料,但是那份资料只是告诉导师,接下来这位学员会唱什么歌,至于姓名、年龄、职业等都是空白,有待导师自己来提问。
专业歌手VS草根选手
青春版《我是歌手》?
记者:首期节目8位学员中,姚贝娜、金润吉已是小有名气的专业歌手;而丁克森、“牙套男”叶秉桓此前也在其他选秀节目中崭露头角,算是半专业歌手。因此有网友表示,“好声音”就是青春版《我是歌手》。今年“好声音”专业歌手的比例是否很高?
陆伟:参与节目录像的总人数约为160人。导师会从中挑出56个。这160名录像学员,是从580多位导演组面试学员里挑出来的,而580多位导演组面试学员,是从80多万个推荐及自己找到的学员里挑出来的。参与节目录制的学员有三种类型,一是参加电视节目、上台演唱经验比较少的;二是一些参加过别的大型选秀节目的选秀专业户;还有就是略有名气的歌手。后面两种类型的学员相对还是比较少,像姚贝娜、金润吉这个等级的专业歌手,也就三四个吧。
记者:“好声音”为何让专业歌手参赛?
陆伟:原版“好声音”也会允许专业歌手上台表演。或者专业歌手唱得比业余歌手好,那样他就会获得更大的成功;或者真正的高手在民间,民间高手比专业歌手唱得更好,那样专业歌手便相形见绌。所以说在这个舞台上,专业歌手其实也是风险和成功并存的。
记者:专业歌手再次“回锅”,对其他草根选手来说是不是太不公平?
陆伟:我觉得任何一档节目都是有选择学员的基本标准的,“好声音”的基本标准和核心元素就是声音,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必须唱得足够好才能参与录像,这就是“好声音”的核心准则,所有的公平也是基于这一点的。我们需要确保“好声音”的学员在所有同类型节目里,唱功和实力是最强的。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公平,用实力来验证的公平。再退一万步讲,唱歌毕竟是可以练的,只要投入精力和时间,执着追求音乐梦想,是会有实力上的提升的。但是如果是其他后天无法改变的元素,例如是不是够帅够美等等,那就是再怎么努力都很难改变的。这算不算不公平?综上,“好声音”的舞台是为那些做好准备、拥有才华、刻苦练习、实力强劲的“好声音”准备的,不好的声音很难登上这个舞台。
记者:诸如姚贝娜、金润吉等专业歌手来参赛,是不是圈内的音乐人推荐的?导演组是如何挑选学员的?
陆伟:圈中音乐人、电视人、制作人推荐的学员占少数。更多的是导演组自己找的,所以我们会找到火车司机、大学老师,甚至开小茶馆、咖啡馆的,还有导演组会到一些音乐学院挑人,音乐学院的老师会推荐一些优秀学生给我们。导演组也会到豆瓣音乐等专业音乐网站找人,里面有不少人上传自己唱的歌,很多人也是圈内小有名气的。
“好声音”VS“快男”
谁把谁甩出几条街?
记者:有网友说,“快男”是小弟小妹看的,“好声音”是大叔大姐看的。你如何看待与“快男”的正面PK?
陆伟:“好声音”和“快男”本身不是同一种类型的节目,观众核心肯定也不同。“好声音”侧重声音,“快男”则是综合考量的,诸如声音、样貌、偶像气质等。第一期的收视率要明天才出来,不过据我们去年的收视数据统计,“好声音”是合适全家人一起观看的,不仅仅是给大叔大姐这些大龄一点的观众看的,15岁到45岁的观众都有,年轻观众比例也不少。所以说网友的主观感觉不一定是准确的,客观数据最有说服力。我们估计第二季首期收视率会比去年“好声音”首期节目还要高。
记者:之前你在微信炮轰,称“好声音”的品质将是“快男”的十倍?
陆伟:微信曝光的事情确实出乎我意料之外,那天录像刚刚结束,回去看了“快男”重播,因为声音的落差实在太大,因此才会发那条微信。我微信圈的记者的确不多,真不是有意发给什么人看的,不然就发微博了。后来被曝出来后我不太愿意回应,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私人的事情,就像你之前看个烂片,也会在微信圈抨击下,我真觉得这是私人感受。我一直觉得口水仗是最没有意义的,大家都是做节目的,谁不爱自己节目?所以最公正的判断,还是要靠媒体、收视率和社会影响力说话。这才是让大家信服的。
记者:如果说“快男”今年的直播和整体包装较往年有进步的话,你认为今年“好声音”又有哪些优势?
陆伟:直播和录播本就是两种形态,看节目形式需要哪种。目前真人秀节目的流行趋势是录播,最后决定名次才直播。录播更注重细节和品质,直播更注重时效和悬念。对“好声音”来讲,我们提升的空间在于品质,怎么样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在剪辑上不断进步,把节目做到不输于任何一部精彩的影视作品,我觉得我们还要学很多。
阿妹太闹VS汪峰太静
导师们太爱演?
记者:有网友觉得,那英、阿妹和哈林太爱演了,而且演得有点过、时常假高潮。导演组有没有和导师们进行提前演练?
陆伟:导师们喜欢怎样都可以,完全按照他们的本性和想法去做,导演组没有限定什么条条框框。那英本来就是一个性子特别直爽的人,想到什么做什么,再加上阿妹、哈林和她都熟,这已经像是在一个超high的音乐盛典上,一群好朋友的音乐派对。有时候我甚至感觉他们忘记了这是在录节目,真的是在互相开玩笑、互相争执、互相调侃。我不觉得这是假high或者假高潮,只是真人秀状态下导师们彻底放下面具之后的真实个性的展现。
记者:导师当中,汪峰的争议最多,很多观众觉得他太冷静、太少话了,与其他三位导师格格不入?
陆伟:汪峰和其他导师相比确实要理性一些。这就是真人秀,没有千篇一律的角色扮演,就是真实性格的展现。他会很冷静地分析学员音乐上的问题与优势,他也会很冷静地不参与导师的抢人混战,但他写了很多特别在草根阶层传唱力的歌曲,他的思维方式是更偏人文的,所以他时刻不忘去询问所有学员与梦想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