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_404页面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科学规划建新村——在钮店村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7-11 17:34:04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房屋高低错落,排列有序;笔直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公园和广场内,风景如画,老人乘凉,孩子嬉戏……走进被层层绿带环绕着的定州市钮店村,处处赏心悦目。“有女宁可垫猪圈,也不嫁给破钮店”。钮店村因紧邻沙河,曾饱受飞沙之苦,又穷又乱。这样的一个村庄,又是如何变成绿色村庄的呢?

  有了规划,搭好了框架,村庄建设就像填空一样简单多了

  6月25日,在钮店村村委会,我们看到村志上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村貌的描述:大街小巷晴天一身土,雨后一身泥,大坑、坟地、破房旧屋……回忆当时景象,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国平感触颇多:“那时整个村子建得乱七八糟,街道是‘九曲十八弯’,还有许多‘断头路’。赶上谁家办红白事,只得从左邻右舍穿宅‘借道’。”

  “如果不是按规划发展,就没有钮店的今天。”因为街道乱、房屋乱,钮店人想到了规划。他们不仅请规划单位对村庄进行了全面规划设计,还出台政策,一户一宅,超占收回。很短时间,全村拆迁了118户民房,一下打通了13条规划路。目前,全村形成了九纵五横主街道和20条小街巷。张国平说:“有了规划,搭好了框架,村庄建设就像填空一样简单多了。这些公共设施都是近几年按规划陆续建起来的。”

  照顾生活习惯,村庄改造不占良田、不建别墅

  当年,村内有8个大壕坑,最大的有40亩,最小的也有2亩,这些壕坑把村子布局弄得七零八落。此外,村边还分布着10块坟地、总计632个坟头,占用了大量耕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村庄改造,要珍惜每一寸土地。”钮店村有1100户、5000多人,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张国平说,“在村庄改造中,村里定下了3条铁律,除了统一规划外,另外两条就是不能占良田,不能建别墅。”

  村庄发展怎样不占良田?钮店村把目光投向了壕坑和坟地。他们出义务工2.5万个,迁走了所有坟墓。后又历时四年,填平了所有壕坑。此举,一下节约土地325亩。“我们采用新建与改旧自然融为一体的规划建设方案,目的就是照顾生活习惯、尊重村民意见。”张国平介绍,目前,全村已建了200多栋二层小楼,占全村总户数的五分之一。

  沙荒地上创造生态优势,村庄建设生态建设相得益彰

  高标准的环村公路两侧,树木郁郁葱葱。村外林网随路网延伸,把田地分成无数个绿色网格。网格内,是绿油油的玉米、棉花。而村南成片的雪松、玉兰等名贵苗木,更是十分壮观……

  该村用了两年多时间,推平了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沙梁,在沙荒地上造田3700亩,大部分种上了速生杨,形成了“树在沙中生,粮在林中长”的良性循环。同时,抓住大城市绿化需求增长时机,在村南建成了占地300多亩,以雪松、桧柏、玉兰等名贵树种为主的苗木花卉基地。

  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门前屋后都是干净整洁、花木交错,没有一户散养家畜。该村在村东北的一片林带内,建设了160多亩的养殖小区,一排排鸡舍、猪舍和羊舍排列井然,相互之间界限分明。家畜污水粪便为村民家中的沼气池提供能源原料。近年,该村还与英利集团合作,建成了600亩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养殖规模已达上万头,形成了集养殖、饲料加工、太阳能和沼气发电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数数村子这几年的变化,张国平说:“坚持绿色发展,不但改善了村庄的生态环境,也让村民富裕了起来,为进一步建设美丽村庄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农村面貌,改造

责任编辑:赵鹏
长城网_404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