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张卡:到全省各级医院就医都能用,还可用于个人金融账户结算和新农合出院即报、即时结算。这就是“居民健康卡”,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石家庄率先试点,年底前发放100万张。
日前,省卫生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石家庄今年要完成首发任务,同时其他各市要基本完成居民健康卡的前期准备和运行环境建设。到2015年,全省居民健康卡发卡率达到75%以上,初步实现省内跨机构、跨地区就医“一卡通”。
特点
一张居民健康卡所有医院都能刷
什么是居民健康卡?它有何特点?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和当前医院普遍推行的“就诊卡”相比,健康卡将来可以实现跨机构、跨地区就医“一卡通”,病人的就诊信息和病历都储存在内,可以方便群众获得连续、优质的预防保健及诊疗服务。
目前,患者到一家医院就诊办的卡不能在其他医院使用,去别家就诊就得另办一张卡,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就医模式,患者看病依然不方便。而居民健康卡可打破地域和医疗机构的限制,患者持卡到全省各级医院都能刷,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就医方便。
当然,跨地域、跨机构就医只是居民健康卡的功能之一,它还是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居民身份识别、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存储、实现跨区域跨机构就医和费用结算的信息载体。据了解,居民健康卡内记录着持卡人的血型、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凭卡可以挂号、预约挂号、查询、缴费、打印报告清单。持卡人可进行跨机构就医、个人金融账户结算和新农合出院即报、即时结算,也可持卡在联网医疗机构就诊过程中进行支付与结算。
试点
石家庄年内发卡100万张
今年,我省将全面启动居民健康卡的发行,且首张居民健康卡免费发放。石家庄市被确定为首个试点,今年年底前要力争发卡100万张。
发卡不是目的,关键是要让持卡人方便用卡,因此发卡前建设好用卡环境十分重要。据了解,石家庄市将以区域卫生平台和卫生专网为基础,建设居民健康卡服务与运行管理网络,分阶段推进“一卡通”试点范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通过努力最终实现覆盖市内5区、矿区、高新区和所辖16个县的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应用涵盖省、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联网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实现居民健康卡在新农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金融等领域的有效应用;建成以共享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居民健康卡示范市。
部署
2020年人手一张居民健康卡
在石家庄完成首发任务的同时,我省其他各市也要在今年基本完成居民健康卡的前期准备和运行环境建设。包括研究制定居民健康卡发行、居民持卡服务的管理服务规范和实施细则;推进医疗卫生机构内部信息系统和新农合、妇幼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血液管理、职业病管理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和互联互通,完善卡受理、使用环境建设,引导和方便群众使用居民健康卡。
根据我省居民健康卡的推进日程,2014年,石家庄市居民健康卡发卡率达到75%以上;其他各市居民健康卡实现顺利首发,发卡率达到30%以上。到2015年底,石家庄市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居民健康卡发卡率达到75%以上,初步实现省内跨机构、跨地区就医“一卡通”,办理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费用结算,在线查询持卡人健康信息等;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人人拥有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的功能也将更强大。
发放
四个重点人群有望率先拿到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新农合参合农民、新生儿(儿童)、职业病高危人群、无偿献血者等四个群体为“居民健康卡”发放的重点人群,将是发卡的“突破口”。
其中,推动参合农民的居民健康卡发行与应用,我省将探索开展省级出院即报试点建设和市级新农合(转诊)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省级新农合平台与国家、市级平台和县级新农合系统对接工作,已发放新农合“一卡通”的市、县要有序衔接居民健康卡,逐步从新农合“一卡通”过渡到居民健康卡。未发放新农合“一卡通”的市、县要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发卡。
我省还将通过医疗卫生机构采集新生儿(儿童)信息,为新生儿(儿童)发放居民健康卡,并突出该卡在免疫接种和儿童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支持异地免疫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推进居民健康卡逐步替代预防接种卡和儿童保健卡。
通过医疗机构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诊断的人员发放居民健康卡,实现持卡跨机构、跨地区体检与看病就医“一卡通”,提供便捷的职业卫生服务。
以一般血站(血液中心、中心血站和中心血库)、献血屋(车)为主体,采集无偿献血者信息,为其发放居民健康卡,将居民健康卡作为一种奖励,使无偿献血者成为本地区获得居民健康卡的优先者,方便无偿献血者看病就医和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