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德国勃兰登堡州参观波茨坦会议旧址并发表讲话新华社发
5月24日上午,正在瑞士访问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观了位于苏黎世市郊的古尔登贝格家庭农庄。中新社发
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新华社发
自2013年全国两会以来,中国外交频频落子世界,家中也宾朋满座,“习奥会”无疑让这阵“外交旋风”达到高潮。专家认为,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开局呈现出全方位、积极主动和个性鲜明的特色。“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下子被推到世界舞台的中央”,专家认为,当前中国正先易后难地一步步拼出一张完整的外交棋局,学习如何成为更有定力、更为担当的大国。
新高层上任80余日至少见50多国领导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时任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回答记者提问时曾介绍,我国去年高层互访频繁,达100多起,“今后达到200起、300起也不会令人吃惊”。
然而,两会后新一届政府高密度的外交活动,依然让外界惊叹。在这80多天中,中国高层已与50多个国家领导人在双边和多边场合会面,平均下来每两天就见一国领导人。
分析认为,新一届领导人出访频率高、路途远,且相互补局,共同编制出一张覆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以及多边的整体外交网络。
来访宾朋也络绎不绝。3月19日,两会刚刚结束,习近平就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第一位到访的客人——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雅各布·卢,随后美国5位部长级官员先后来京,前国务卿基辛格更是两次前来。
4月4日,文莱苏丹哈桑纳尔访华。这是习近平履新后在北京接待的第一位国家元首,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鸣礼炮21响,欢迎仪式隆重举行。紧接着,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博鳌论坛前后访华。法国总统、冰岛总理及巴勒斯坦、以色列等国领导人也纷纷到访。这些访问,在专家看来都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之旅。
全方位外交已现雏形既有重点又注意平衡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马振岗表示,新领导集体履新以来的外交活动,体现出全方位的特点。
马振岗指出,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格局,既有重点,又注意平衡,如要处理好与印度和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的关系,对非洲和拉美的访问,则体现出“棋先一着”的战略部署,因为这两块大陆今后在与中国合作发展中拥有巨大潜力。
“从外交思路上来说,中国新一届领导层是从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公共外交、领事保护等六大方面展开外交工作的,全方位的外交动作,突出的是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曾这样解读新领导层的外交开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习奥会”之后,第一轮外交布局或告一段落,中国既巩固了传统盟友关系,又重新定义了中美关系,还弥补了和一些国家的关系,不仅地理上比以前全面,也更注重公共外交,更积极地参与全球治理。“全方位布局是一个过程,还会有第二轮、第三轮,每一轮,都要评估,看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再做工作”,金灿荣指出,一般外交开局都会“先易后难”,先巩固阵地,再处理一些棘手问题。
“习李外交”个性鲜明核心问题立场不含糊
习近平和李克强履新后的三次出访,都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世界正从中国领导人的外交活动中解读中国外交的新风向。“立场鲜明、姿态积极”,被评论认为是“习李外交”开局的两大特征。
金灿荣认为,新领导班子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表现出超乎人们预期的主动性、进取性,并在外交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个人风格,给人留下相当强烈的印象。
在与习近平打过交道的美国官员印象中,他讲话很放松且自信,“会直接看你的眼睛,认真听你说话,直接回答你的问题,哪怕讲稿上没有这个回答,而且会轻松随意地走到民众中去”。
出访时,习近平和当地民众像朋友一样平等交流,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像两个老朋友般在一块儿谈心、聊天,但在核心问题上,谈及中国的立场、观点毫不含糊。
金灿荣提到,早在今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中,新领导班子就已讨论外交政策。习近平当时强调,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亮明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底牌”。
布局上要“拾遗补缺”外交姿态上更加积极
中东、伊朗、朝核等国际问题上,中国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马振岗表示,当前中国某种意义上被推到了国际舞台的中心。
金灿荣也多次提到,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国内对由此引起的世界格局微妙变化似乎尚不自知,外界却早已把探照灯聚焦在这个新崛起的大国上。
“当前外交的客观条件比以前好一些,经济实力很强,外交技巧也比以前成熟”,金灿荣指出,中国正在学习扮演新的角色,外交布局上“拾遗补缺”,外交姿态上也更加积极。
他认为,继承和平发展战略是新领导班子外交上的特点。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的国际定位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与外部世界的互利共赢。
马振岗也提到,中国外交政策和理念是一贯的,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特别强调合作共赢,也提出了一些新阐述,如国际命运共同体,如中国梦与各国梦相通。
马振岗说:“和世界各国交往,就与朋友交往一样,只吸取而不给予是不行的,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强调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大国,我们需要为世界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