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河湾遗址将申遗
6月8日是第八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考古公众走进泥河湾考古现场,零距离体验考古。据介绍,泥河湾将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泥河湾遗址将申遗 据省文物局副局长、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考古研究院院长谢飞介绍,由于缺乏雄厚资金和人才,被誉为“东方人类故乡”的河北省泥河湾遗址群一直面临着无法大规模系统发掘的困境。目前,《泥河湾遗址群保护总体规划》已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泥河湾遗址保护群项目亦列入河北省“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并且落成了规模位于国内前列的旧石器博物馆。泥河湾接下来的目标是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申请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建成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对泥河湾遗址最高的保护形式。如果做好这些工作,那么泥河湾遗址申请成为世界遗产只是时间问题。” 据了解,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投资50亿元,重点研究片区37平方公里,规划范围为3.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在小长梁平台打造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纪念性广场,主要构建游客中心、地球生命轴线、观景平台等;二是在东谷坨村西以泥河湾研究中心为核心,构建知识性园区;三是在马圈沟遗址周围以探寻古生物活动遗迹为主线,通过时空穿梭与生物探访之旅相结合,打造趣味性园区,主要构建遗址博物馆、遗址保护大棚和彩绘景墙。 公众零距离体验考古 “您看这个石器怎么有一处凹进去的部位,是人工打磨成的吗?”“这里的石器是什么时代的呀?”……8日下午,考古公众走进了泥河湾考古现场。在周家山遗址点,来自宣化县的刘志强对石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拿起一块石器标本向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泥河湾考古队领队王法岗请教,“您看这块石器的边缘很锋利,是古人打制过的吗?”“这块石器上有明显的铁锈痕迹,就说明是地表石器,并非远古石器,而且根据边缘的缺口判断,这块石器的缺口处应该是动物或人不小心踩到而成了现在的形状,并非有意打制而成。”王法岗又拿起一块海螺沟遗址出土的石器请教。“这叫端刮器,根据石器边缘的打磨痕迹判断,这是人工打制而成的,应该是用来刮皮子的。”王法岗说,古时候的人类穿的是兽皮制成的衣服,这样的石器就是用来裁制皮子的。“周家山遗址可以说是古人类的石器加工厂,人类选择坚硬而脆的石头作为打制对象,再选择一块更为坚硬的石器用来打制石器,最终就会形成锋利的打制石器,用于切割食物等。” 周家山遗址位于大田洼乡油坊村南约500米的山坡上。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有专家在周家山上就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箭镞、石矛等工具。80年代又发现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存的陶片,由此推断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周家山遗址紧邻泥河湾古湖泊和桑干河。远古时期的人类由于没有取水工具,多是依水而居。”王法岗介绍,石制品原料来自于附近的冲沟或山坡,以各色的火山角砾岩或燧石为主。“周家山遗址就是小石器文化的代表。”王法岗说,考古队在周家山遗址新近发现了至少3处中晚期遗址,使得泥河湾的地层文化序列性更强。 在周家山遗址考古体验现场,不少公众拿着在地上捡的石器,向王法岗请教。刘志强是一名出租车司机,平时非常爱好考古活动。在刘志强看来,考古是一项很神秘的工作,通过现场体验,他对泥河湾有了更深的认识。“每一个人都应该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因为文物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财富。” 在离周家山遗址数百米远的东南方向便是油坊遗址。公众考古代表正在河北师范大学泥河湾研究院梅惠杰博士的指导下进行试探性发掘。“先用铲子沿着地面进行挖掘,如果碰到坚硬器物,可换用竹签。不可用劲过大,以免损坏石器。” 记者注意到,在已经挖掘出的石器部位都用彩色的大头针标示出位置。梅惠杰说,每出土一块石器,都会在上面标出指北方向的箭头,对其进行拍照,测验其倾角位置,为日后的研究留下翔实的资料。闫光明来自赤城县,今年55岁。“看似平常的石器,却有很多知识要学习。”闫光明非常关注考古,表示此次收获很大,对考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关键词:泥河湾,遗址,申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