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季都是考生和家长最忙碌的时候,同样忙碌的还有倚靠高考发财的骗子们。据瑞星安全专家唐威介绍,近期网上出现许多兜售高考试题答案、假冒填报志愿的钓鱼网站,利用部分考生和家长投机取巧的心理,以“考试真题与答案”“90%切题率”“一次包过”等花言巧语骗取网友信任,进而骗取钱财,窃取隐私。
骗术一:助考服务,一次包过
所谓“助考服务”,就是出售所谓的高考试题答案,这是最常见的高考钓鱼手法。以该类手法进行钓鱼的网站均以QQ方式与网友联系,以一门3000元、四门8000元的价格出售“真题”,信誓旦旦确保考生“100%通过”,并承诺如果考生没有通过,退还全额“助考”费用。
但该类网站对于考题答案的来源解释却隐晦不清,表示只有警察和记者才会对这个感兴趣。“这恰恰表明该类网站不合法。”唐威说,“他们无法解释考题及答案的来源,因为根本不可能有高考考卷真题与答案,而‘包过’一说更不存在。一旦网友轻信并付款,骗子就会卷款消失。”
骗术二:高额“猜想题”,教授作保证
据介绍,一些专门以出售高考“猜想题”为主的钓鱼网站,以3万至6万元的高价出售全国各地区的高考“猜想题”,并称题目来自网站的研发中心。这类网站称,研发中心内签约各省的教授及往年高考命题组人员,如果国家命题组抽中他们签约的命题人员,就可获知今年的高考题。网站确保原题率20%—50%以上,切题率90%以上。
唐威说,国家对高考命题组人员有严格的法律要求,一旦出现泄露试题行为,相关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因此,该类网站售卖的“猜想题”远不是吹嘘的那么精准,他们的目的只是骗钱。
骗术三:假冒志愿填报系统,兜售“智能卡”
还有部分钓鱼网站假借高考志愿填报系统为名,误导网友购买“高考志愿填报智能卡”,声称此卡能在网站内填报高考志愿,还可查看填报技巧、复习辅导、专业取向测评、模拟试卷和模拟填报志愿等。
但据调查,全国统一高考报名与填报志愿只能通过各地教育考试院网站完成,没有其他填报途径,也无须用卡,所谓的“智能卡”只是骗子套取钱财的陷阱。唐威表示,考生和家长在该系统填报志愿时所填的个人信息,还会被骗子转卖给留学中介、办证网站或复读机构等,以此牟取二次暴利。
因此,唐威建议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上所谓的“精准考题及答案”或“一次包过”。应届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要通过学校指定的网站进行填报,往届考生要登录所在地区的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进行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