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河北青年报专门组建“河青高考专家团”,为考生支招作文预判、心理、饮食、答题技巧、如何报志愿等几大方面,并邀您“点将”。
距离高考只剩3天,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考前复习该干啥,是看基础还是做题?考前几天如何复习效率最高?考场上有何答题技巧,先易后难还是按顺序?考试中有什么容易被忽略的注意事项?
今日,本报邀请石家庄一中语文备课组组长卢冀川、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英语学科组长马采青、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三数学组长翟世虎为您分学科支招。
“点将”专家
卢冀川石家庄一中语文备课组组长
马采青石家庄外国语学校高中部英语学科组长
翟世虎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三数学组长
语文
复习技巧搜集素材不建议单纯依赖热点新闻
考前3天应当对常考的病句类型、常见文言诗词和常考的诗歌表现手法等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考生应将考试范围内需要默背的篇章过一遍,选择不太熟悉的两三篇进行抄写;默写过程中要注意将错别字圈出来,加强记忆;考前不需大量做题。
搜集自我印象最深、理解最清晰的典故、事件等,不建议考生单纯依赖热点新闻,热点新闻虽然是新近发生的,但关注度较高,容易千篇一律。
答题技巧前部分答题要快 作文不要刻意标新立异
答题时,前面部分答题节奏要快,特别是选择题、论述类题、文言文、语言表达题等要出速度。主观题,特别是作文题时间要充裕,作文预留时间应在1小时左右。语文考试有选做题,答题卡要标明选作项目,不要填错答题卡。
作文不要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否则极易跑题。写作文时要用十几分钟的时间细细审题,然后确定立意,立意求稳,按照题目最明显的立意去写。
数学
复习技巧做题量要适度不要选太难的
考前复习一定要注意保持节奏,保证适度的做题量。但题目选择不要太难,侧重4个基础大题的类型。复习时要注意将近期模拟题、真题等训练中做错的题目重新做一遍。每天应有2小时的复习时间,时间要和考试时间对接,建议在下午2点半以后,复习时间要为整块连续时间,不能断续做题。
答题技巧能写多少写多少,能写哪一步写哪一步
考试时应按难易程度答题,先做简单的,稳拿哪一部分知识,就先答哪些题目,但是别忘在跳过的题目上标号,以免漏答。
数学考试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步骤分,考场上应有答题意识,能写多少写多少,能写哪一步写哪一步,即使不知道第一步的公式,但明白第二步该如何解答也要尽量写全,争取多得分。
英语
复习技巧听力练习应当按照高考时间来训练
考前应翻看错题本,梳理知识漏洞。还应适当做题,保持思维感和手感,做题时可分类进行,如今天专门进行单选和改错的训练,明天做完形、阅读理解等,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不要生背单词。
考前听力练习非常重要,应当按照高考时间来训练,每天下午2点半至3点左右要有英语活动,大声阅读、听英语录音等,将感官全部调动起来。3点至3点20分做英语听力考试训练。
答题技巧不会答题时可重点解读段首句
英语考试时,能够抓住语境最为重要,单选时看清句子语境,结合语法确定答案即可。完形或阅读理解类题目,不仅要看语境,还要注意上下文暗示,看清楚潜在的真实语境再答题,每段的第一句话非常重要,不会答题时可重点解读段首句。
作文注重审题,根据条件要求先在试卷题目上标号,以免信息丢失,扣分较大。其次,思考全文时态,确定写作人称,分清步骤和层次,将条件要点分清段落。
专家支招摘录
读者来电:这几天孩子在复习时情绪有点急躁,总说感觉什么都记不住了,这该怎么办?
“点将专家”马采青:高强度的复习后,学生们总会有这样的感觉,一合上书本头脑就一片空白,这是很常见的。建议孩子每天睡前躺在床上先平复一下情绪,然后闭上眼想想今天看过哪些知识点,这样就等于是再一次的复习,也会让孩子增强自信。
读者来电:近几年高考,每一科结束后网上就开始传答案了,我可以替孩子先对对分吗?
“点将专家”翟世虎:最好不要,每一科结束就是结束,对题与否也改变不了成绩,建议同学和家长都耐住性子,不要对题,也不要上网搜答案,更不要去想自己考得是否理想,尽快投入下一科的备考,不要影响考试心情。
读者来电:高考期间,下一科开考前,孩子还可以进行复习吗?是否会加重紧张情绪?
“点将专家”卢冀川:每科考试之间都有大段休息时间,你让孩子完全放松不复习,肯定不现实,孩子多少会有点紧张或心慌,但大量做题也不适宜,因为考试过于紧张,孩子们的错题率会比较高,容易影响自信。最好是适当看看课本,过过基础知识。
动态
高考那两天,家长该干啥?今日点将可问“后勤保障”
高考临近,不仅考生忙着备考,家长们也严阵以待,生怕“后勤保障”不到位。高考这两天,家长该干点啥?怎样才是科学的做法?家长是否应当陪考?今日,本报将邀请石市一中、十七中优秀班主任杨朋聚、李汝华及2012年高考河北省文科状元母亲郝素岭做客高考“点将台”,有疑惑的家长朋友快来“点将”提问吧。-文/本报记者蔡静
点将方式
编写微博@河青家长会(新浪、腾讯)
拨打本报热线0311-83830000
(请在微博和电话中说明你想要咨询的专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