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时政要闻

农村面貌改造:赵县让农民像市民一样喝上达标水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3-05-23 09:29: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编者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配套完善的生活设施,是每一位农民的美好向往。顺应百姓期待,省委、省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全面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使农民也逐步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为充分反映我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最新进展,近日,本报记者深入广大农村,探访各地在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生态建设、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新探索、新实践。今起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近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下一步,我们县准备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水的范围。”

  5月20日,记者在赵县彭家庄村采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造情况,赵县水利局党委书记邢中卫指着村里已建好的供水设施告诉记者,对于城区周边的村庄,县里主要实行城乡联网(城区扩户),依托县城自来水供水管网向农村辐射,拉长距离延伸到农村,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让农民喝上与县城同质的自来水。对远离县城供水管网、不具备并网条件、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新建水源工程,实施联村集中供水。

  “来我家看看吧。我们村的水是从水厂引来的,想什么时候用水,打开就有水流出,是真正的自来水。”看到记者采访,正在村头散步的78岁村民田秀路热情地邀请记者到家里看看。

  走进田大爷家,老人忙不迭地引着记者参观他家的自来水设施。“以前,家里来了客人,我们都不好意思给人水喝,因为那时我们喝的水有股味,水垢还多。”老人说,过去村民吃水,主要依靠村里一口浅层水井,近年来水井出水越来越少,村里又筹资修了一个水塔,为每户铺设管道安装了自来水管,一般是3到5天放一次水。但由于水塔压力不够,住处距离水塔远一点的村民即使打开自来水龙头也放不出水,所以许多村民家里都有一个小型自吸泵,用自吸泵从水管里往外吸水,然后再储存到自家的水窖里。

  “由于村民的水窖都是在泥坑里抹一层薄水泥,大多数都有渗漏现象,有时,还没等到下一次放水时间,水窖里已经没水了。”田秀路说。因为水量不足,难以满足全体村民的用水需要,许多村民认为“自来水是一种摆设”,村里因为放水用电需收的抽水电费经常收不上来,有时还引发干群矛盾。“以后会有更多的村像彭家庄村民一样喝上城里的自来水。”据邢中卫介绍,虽然赵县近年已建成5座联村水厂,12处联村集中供水工程,14处单村集中供水工程,但现在仍有10万多群众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尤其是南柏舍至大夫庄一带的高氟区和沿洨河回灌区、汪洋沟的污染区,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更迫切。

  “除了城乡联网、联村集中供水方式,偏远地带、相对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村庄实行单村集中供水,目前正在做项目规划。”邢中卫说。

  据省水利厅农水处负责人介绍,《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提出,我省将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已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确保让农民喝上达标水。为此,我省将进一步明确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记者从省水利厅了解到,我省正在积极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通过及时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项目管理经费,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进一步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积极推行“水价、水量、水费”三公开制度,以县为单位全面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保养基金制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只是我省下大力实施的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一部分。”省委农工部副部长赵金平介绍,从今年开始,我省还将大力推进农村路、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来自省住建厅、省交通厅的信息显示,我省有关部门正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以确保2015年底全省重点区域和重点村庄村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与此同时,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连村道路建设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以方便群众出行。“村街道路不要求千篇一律,各地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体现乡村特色,可建石板路、红砖路。”说起街道硬化,省住建厅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

  省电力公司一位负责人介绍,针对农网供电能力不足、“低电压”等突出问题,省电力部门准备投资10.5亿元用于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新建和改造35千伏变电站54座,新建和改造35千伏线路345.3公里,10千伏线路3977.6公里,配变7521台。目前正在组织进行项目建设所需设计、施工、监理及物资的招标工作。“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也是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中的重要一环。”赵金平告诉记者,我省将采取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村庄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中心村、行政村为主,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等;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落,建设沼气净化池等适宜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对于农村生活垃圾,有条件的村庄要建设无机垃圾填埋处理、有机垃圾堆肥处理等设施和场地,实行“就地分拣、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与此同时,各地将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2015年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

关键词:农村面貌,改造,提升

责任编辑:赵鹏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