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60家民资企业申请业务牌照
民资进入电信业开闸在即
电信资费、互联网全行业成本有望大幅下降
越来越多的信息显示,民资进入电信业开闸在即。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已有超过60家民资企业向工信部申请ID C(因特网数据中心)和ISP(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牌照,其中多数为互联网企业,如果申请工作顺利,工信部将于今年6月左右对资质合格者发放相应的业务牌照,目前华为和阿里巴巴已经通过审查。
另外,根据工信部日前颁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工信部将最早于今年6月初,最晚今年10月底,对至少6家民营企业发放“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准许其试点运营“虚拟运营商”业务。
该权威人士介绍,ID C和ISP属于增值电信业务,“虚拟运营商”属于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均属于《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所提出的激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八大领域。根据目前工作进展,工信部正在加快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进程,一旦开始向民企发放相应的业务牌照,意味着民资进入电信业将正式开闸。
该权威人士还预测,根据国外经验,工信部发放相应业务牌照后,意味着会有更多企业进入电信业,原本被三大运营商所垄断的市场,将迎来更多参与者。为争夺用户,届时市场可能出现一轮价格战,电信资费将有望迅速下降,而整个电信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全行业成本也将随之下降。
另据工信部最新颁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在发文之日起15日内,在其公司网站的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接洽部门,并明确与转售企业合作的相关事项。在有转售企业提出合作意向之日起4个月内,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与2家以上转售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并在试点受理期间与2家以上转售企业开展合作”。这意味着,有运营“虚拟运营商”业务意向的民资企业,即日起向运营商提出转售业务申请后,最早将在今年6月初,最晚将在今年10月底获得“虚拟运营商”业务的实际运营资质。对此,业内普遍认为,工信部向民营企业发放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的时间,也应在这一时间段内。
多数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至少将有6家民营企业成为新的“虚拟运营商”,加上原有的三大运营商,电信市场将出现至少9家运营商企业,根据国外市场经验,届时为争取新用户,企业之间,特别是新出现的“虚拟运营商之间”,会展开激烈的价格大战,电信市场的整体资费水平也会因此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5月17日,三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在同一天进行资费调整,除了打破以往由运营商强制规定的套餐模式,允许用户自由组合通话时间、数据流量和短信数量外,还进一步地下调了上网资费。对此,有分析认为,这是运营商为应对民资进入电信业可能产生的价格战做准备。
另外,有业内人士还预测,不仅个人用户电信资费将下降,随着ID C和ISP业务牌照的发放,国内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的全行业成本也将有望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