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河北 > 聚焦河北

善行长歌涤荡心灵 《感动河北人物展》侧记[图]

来源: 燕赵都市报  
2013-05-19 09:18:43
分享:

  10年了,我们没有忘记

  5月18日上午,省博物馆内,简短的开幕式后,《善行长歌———感动河北人物展》正式与公众见面了。

  2003年的感动河北人物单晓霞的照片和事迹介绍出现在醒目的位置。2003年,第一次开展感动河北评选,这个河南打工嫂进入了本报的视线。患上乳腺癌后,自知生命无多,她萌生了为社会做点什么的念头。那时,眼角膜捐献在河北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很多人没有听说过,即便听说过,在传统观念看来,也难以理解。单晓霞义无反顾地联系了河北红十字会,做出了死后捐献眼角膜的承诺,同时,她也是河北眼角膜劝捐第一人。“我虽然不能将我的生命延长,却可以将我的生命拓宽。我愿把光明送给他人,让他(她)能看到世界的色彩。我死了之后,我的眼睛依然在看着蓝天、白云……”单晓霞文化水平不高,但她用朴实而诗性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10年后,我们仍然记得这个给过我们无数感动的打工者。每一个走到单晓霞图片前的参观者,都会为她闪亮的双眸和纯洁的微笑打动。

  敢和当时的腐败官员叫板的石家庄市建委工程处处长郭光允的名字,如今在很多年轻人眼中,已经有些陌生。但在2002年,郭光允是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早在1994年,他就开始向各级部门举报当时的石家庄市建委主任李山林的腐败行为,此后,更是向中纪委、河北省检察院检举时任省委主要领导的腐败行为。这种不畏强权的精神,有着深刻的意义。

  10年过去了,曾经出现在我们报道中的名字和事迹,对不少人来说已经模糊。如今,我们把这些人物和事迹重新展现在省博物馆高大的殿堂里。多年前的事迹,依然散发着光和热,温暖着世道人心。我们知道,正是这些平凡人对真善美、对正义的不懈追索和无畏付出,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没有忘记,我们也决不能忘记。

  10年来,感动河北已经成为“河北名片”

  展板上,割皮救子的行唐大爱母亲郭立青、拾破烂攒钱资助贫困生的白方礼、半路上捡个妈养了几十年的杨森……这些人物的事迹,记者早已熟悉,但是重温展板上那些滚烫的文字,记者的内心依然不能平静。

  郭立青的儿子患上了先天性黑色素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生命将会过早凋零。为了救自己的儿子,母亲郭立青毅然上了手术台,割下自己双肋、腿部、臀部、胸腔以下的皮肤2000多平方厘米。剧痛中,她坚持不再输高昂的止疼药,要省下钱来给儿子。“只要能救我的孩子,就是割光我所有的皮肤我都不会犹豫!”舐犊情深,一至于此。

  还有,被拐卖到河北的郜艳敏,自身遭遇悲惨,可她在看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没有代课老师时,她将苦难埋在心里,毅然做起了代课老师。“她用宽容回报山村,用爱点亮了40多个穷孩子求知的渴望。”这是本报对她的事迹的点评。

  100个感动河北人物的事迹,已经催生出10多部影视剧,还有一部正在筹备当中。本报对半路遇到孤苦无依的老人支文萍,坚持将老人养老送终的杨森的事迹报道后,不少媒体跟进报道,去年,杨森还走进北京卫视的演播厅,讲述自己与老人的一世情缘。中宣部新闻阅评栏目也数次对本报持之以恒地报道感动人物给予高度评价。四位“感动河北人物”先后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称号,并有多人荣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感动河北,已经走出河北,在更广阔的世界里传达河北的凡人善举。

  滦南爱心小院的高淑珍专程来到石家庄参加展览开幕式。她说,她记得燕赵都市报总编辑李炳庠的一句话,如果将这10年的感动人物排列在一起,就是一道河北的“精神长城”。“燕赵都市报对感动人物事迹的持续报道,让‘感动河北’成了河北的一张了不起的文化名片。”高淑珍动情地说。

  参观到照顾了17个非亲非故的孤寡老人尹升的展板前时,本报记者介绍说,尹升在送走一位90多岁的老人后,自己也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于几天前刚刚辞世。“让我们为老人鞠一个躬吧。”记者提议。对着老人那慈祥的笑容,在场的所有领导和观众,为老人深深鞠了一躬。躬身之间,是对老人的无尽追念,是对他一生善行的无上崇敬。

  每个人都能从展览中收获心灵的共鸣

  展览开幕后,大厅里很快涌入了许多参观者,有老人,有小孩,还有不少学生。有的孩子不识字,大人将展板上的文字逐字逐句读给孩子听。“看了这些人的事迹后,觉得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很多人物都是真善美的代表,是孩子们道德学习的好典型。”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参观的市民说。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北农大果树班团体。”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陈友仙告诉记者,同学去世后,其他同学能坚持这么多年给去世的同学父母寄钱、寄东西,非常不容易。“这份承诺非常可贵,能坚持这么多年,太不容易了。”陈友仙认为,更让她觉得难得的是,同学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好事,都是一直默默地付出,没有想过对外宣扬,事迹是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才被媒体发现并披露的。

  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的王同学说,给她触动较大的是石家庄的清洁工人付连香。“清洁工是我们城市的美容师,每天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是却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呵护,工资待遇非常低。付连香做得非常好,但是却被车祸夺去了生命。看了她的事迹后,我觉得心里非常难过。”王同学说,回到学校后,她很想和其他同学组织一些社会活动,给清洁工群体送去一些方便。

  而不畏强权、敢向腐败分子说不的郭光允,赢得了不少男性参观者的称赞。石家庄经济学院的一位男生说,最近媒体报道的一些很年轻的官员在很短的时间里连获提拔,结果一查,不少是官二代,“提拔一个干部需要很多程序,而这些神童、神女官员之所以能一路高升,跟部分组织干部媚权畏上关系很大。”这名男生说,希望能有更多郭光允式的人物出现。

  100个不同的人物,100段曲折的故事,100块图文并茂的展板,洋洋大观,让每一个参观者都能从中寻找到共鸣。“不管是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彰显正义力量而献出生命的勇士,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默默行善的人,都给予我很多触动,感受到崇高的人性……”陈友仙说。 10年,是一个时期的结束,也是一个时期的开始。时间在变,感动不变。(记者 郭天力/文 韦佳/图)

首页  上一页  [1]  [2] 

关键词:河北,人物,感动 责任编辑: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