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块4亿多年前的化石上留有黄庭坚的真迹。朱姝摄
来自德国的“菊石”。朱姝摄
章鱼是头足类动物后代。
现在有不少人喜欢收藏化石,但是在众多的化石收藏者“队伍”里,原来还有过一个特殊的“成员”,他就是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昨天,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远古时代的动物明星——头足类”展览上,一块曾经由黄庭坚收藏的珍贵化石当之无愧成为“镇展之宝”。它是一块距今4.6亿年的“中华震旦角石”,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左侧保留了黄庭坚的真迹。“这块化石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块被人类所收藏的化石标本。”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冯伟民馆长介绍说。据了解,该精品展将在5月18日正式对外展出,一直持续到九月底,展览地址位于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扬子晚报记者朱姝
世界上唯一的“书法化石”
四四方方像“板砖”里面藏着个“石笋”
“这就是那块罕见的化石。”当冯伟民馆长拿出化石后记者发现,和一般“原生态”的化石不同,这块“中华震旦角石”看上去像个“板砖”。它四四方方,长度达到19厘米、宽11.4厘米、高度2.5厘米,表面很光滑。在石块的中间有一个白色的“石笋”,而在石块的左侧很清晰地刻有四句诗:南崖新妇石,霹雳压笋出。勺水润其根,成竹知何日。并署名“庭坚”,下方还有章。
据了解,这块化石中的“石笋”,实际上是一种无脊椎动物——震旦角。它是中国典陶纪的重要化石之一,是4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凶猛食肉动物。由于沧海桑田,大自然地质历程变迁,埋藏于坚硬的石灰岩中,所以取之不易,得之更难,从而使其更显珍贵。一般来说,震旦角的“身体”呈圆锥形或直锥形,一头尖一头宽。而它“身体”里一格一格的,就是它的“气室”。“这些气室可以用来储存水分,这样震旦角就可以潜入水里。”冯伟民说。虽然这块化石中震旦角的“身高”只有19厘米,但震旦角最高可以达到3—4米左右。
深埋地下4.6亿年“重见天日”900年
和其他的“中华震旦角石”不同,这块化石最让人关注的,就在于它上面的“人文情怀”。而最早参与研究这块化石的,就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陈挺恩研究员。在展览会现场,他也向记者娓娓道来发现这块化石的“故事”:
1968年,时任江西省武宁县政府机关干部涂兆庆,在武宁县老城石家祠后院乱石堆中整理土地,无意间发现了一块长方形石块。涂兆庆有一个朋友,是时任江西大学历史系的余明光老师。他看到了涂兆庆的这块“石头”后,觉得它并不“简单”,就向武宁县文化馆进行了报告。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文化馆指派有关人员专门对此事进行调查。这块非同一般的石块及其所刻诗文的照片被立即送往北京,并送到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鼐的手中。
“当时他们认为可能属于鹦鹉螺,并要求转送到我们南京地质古生物所进一步研究,这样就转交到了我的手里。”该所陈挺恩研究员说。当时调查人员去上海找了很多黄庭坚的笔墨、文籍进行字迹对比,又去黄庭坚的故乡江西修水查阅了家谱。最终证明该诗文是黄庭坚早期之作。而化石很可能是黄庭坚在1079年,也就是被罢免国子监教授之后其前往江西太和县任知县期间所得。“通过地质考察发现,那里的确也有奥陶纪地层。”
而至于为何这块化石会在武宁县被发现,陈挺恩介绍说,当时的调查人员查到,修水和武宁县是“邻居”,黄庭坚前往武宁县一位陈姓朋友家中住了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给在修水的夫人写了一封信。“这些事情在黄庭坚的家谱上都有记载,而在临走的时候,黄庭坚将这块刻有他笔迹的化石送给了这位朋友。”陈挺恩说。这块化石深埋地下4.6亿年,经过了9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一直被保存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