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功能之变
从“请进来”到“走出去”,让公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最近,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2011年度国家一级博物馆运行评估结果》,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公共关系与服务指标得分率为67.1%,较2009年的60.4%和2010年的56%有大幅提升,该指标重点考察的是博物馆对社会的影响能力和社会对博物馆的认同程度,这说明我国博物馆在公共关系、公众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和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我国博物馆总量达3589个,六年间博物馆增长1289座,相当于过去100年增长总数的一半多。有业内专家预言,中国博物馆要经历两大变化:一是经历数量增多到质量提升的嬗变,二是从“馆舍天地”里走出去,走向“大千世界”,走向公众生活。博物馆用优秀的展览把公众“请进来”固然重要,但是如何让博物馆“走出去”,无疑将成为提高博物馆与公众关系密切度的新驱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化博物馆和虚拟博物馆等项目建设无疑是博物馆‘走出去’的新模式。除此以外,博物馆还要建立长效机制,长期组织走进社区、走进厂矿学校,走进基层等活动。”张立方称。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文化产品是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是博物馆文化服务功能的延伸,它让参观者把博物馆“带回家”。
文化产品是博物馆服务延伸和发展的关键一环,它把博物馆的影响力延伸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作用。“但是,有很多博物馆对开发文化产品还不够重视,有的还没有提上工作日程,有的文化产品还处在品质粗陋、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阶段。”李恩佳称,博物馆开发的文化产品不仅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还能对博物馆事业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充。
据报道,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仅文化产品这一项年收入就超1亿美元,我国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的文化产品年销售收入也高达几千万人民币。
如今,到秦皇岛市玻璃博物馆参观的民众也可以购买馆里统一发售的玻璃纪念品,把博物馆“带回家”。郭绘宇说,“我们馆已经与国内多家顶级玻璃艺术品公司订立产品展卖与研发合同,已研发出20余种具有河北特色的玻璃纪念品,供观众选择。”
刘栋介绍称,中国博物馆协会正在谋划成立文化产品发展中心,旨在推动博物馆文化产品服务工作的开展。省博物馆也正在谋划和研发高品质的原创文化产品,目前已经达数百种以上,河北省博物馆新馆开馆时,将会与公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