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大选落下帷幕,已确认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领导人谢里夫开始筹建下届政府。西方媒体普遍认为,谢里夫将“梅开三度”,再次出任巴基斯坦总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谢里夫上台后困难重重,如何恢复与美国的关系,缓解与印度间紧张气氛,打击恐怖暴力、恢复经济,都是对新政府的考验。
巴国民议会有272个普选议席,据官方13日傍晚统计的结果,穆盟(谢里夫派)至少赢得125席,人民党和前板球明星伊姆兰·汗领导的正义运动党所获议席比原先估计的要低,大概各在30-33席之间,而不论最后结果如何,这两党的力量相加对谢里夫已不再构成威胁,更何况两党联合的趋势很渺茫。多数分析认为,因为已获得足够优势,穆盟(谢里夫派)在争取其他小党及独立议员和宗教代表议员时,已经颇有底气,不会受到苛刻“敲诈”。
国际上一些政要都对巴选举及谢里夫的获胜做出积极反应。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祝贺巴基斯坦“首次完成民选政府的和平交接”,表示华盛顿已经准备好与新政府“以平等伙伴的形式开展合作”;印度总理辛格和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也向谢里夫表示祝贺,辛格表示希望“两个核大国之间的关系能够翻开新的一页”,卡尔扎伊则呼吁谢里夫协助其与塔利班举行会谈,以便尽快平息乱局。
出生于旁遮普省工业世家的谢里夫,曾于1990年—1993年和1997年—1999年两次担任巴总理,但都没有当满任期,1999年因穆沙拉夫发动政变而下台,流亡海外,2007年回到巴基斯坦。他领导的穆盟(谢里夫派),是上届国民议会第二大党,长处是经济建设。在旁遮普省执政期间,该党在经济成就方面交出了“理想答卷”。《环球时报》记者此前曾去旁遮普省采访,该省向穷人提供的“安居工程”,方便民众出行的快速交通系统,以及较为亮眼的政绩,都为谢里夫在当地民众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谢里夫12日夜表示,已着手准备组阁,与一些政界大佬进行接触。法新社13日称,谢里夫已挑选财长,准备由资深专家依沙克·达尔担任。这一消息传出后,巴股市创历史新高,人们希望谢里夫的政策可以重振经济。谢里夫还称,他将推行一个“100天计划”解决国家严重的经济困境,在铸造和平方面希望建立跨党共识。谢里夫办公室也表示,准备同塔利班和谈,但附带有严格的条件,那就是塔利班放下武器和遵守宪法。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姆尼尔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比起即将下野的巴人民党,谢里夫处于更强有力的位置,人民党领导了一个虚弱的联盟,经常濒临崩溃。
《今日美国报》12日援引德国海德堡大学政治学家谢格里德·沃尔夫的分析认为,巴基斯坦成功实现了民主过渡的第一步,但能源短缺、经常停电和失业率高企都是未来政府的首要难题。一些观察家担心,选举结束后暴力恐怖袭击会加剧,并引发广泛不满。谢里夫在选战中强调,上台后将让巴基斯坦从美国领导的“反恐战争”中脱离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上。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阿塔赫·侯赛因称,谢里夫权力有限,军方仍会保持强大影响力。许多专家认为,青年失业率高、收入差距扩大,是对新政府的挑战,一旦新政府对此束手无策,社会就可能增添新的不安定因素。
英国广播公司称,谢里夫经济治理能力较强,伊斯兰堡-拉合尔高速公路是其一手倡导兴建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他可能还会上马一些标志性工程,如卡拉奇-白沙瓦高铁,以吸引更多支持者和投资者。值得一提的是,谢里夫在选举活动后期提及安全、外交政策时总是四平八稳,留下足够回旋余地。
美国《洛杉矶时报》称,谢里夫政治经验丰富,善于处理与美国、阿富汗、印度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但和军方关系不佳是长期的心结。此外,批评者曾多次指责他任总理期间纵容危险极端团体,导致今天巴基斯坦严峻的治安形势。预计他上台后,可能会推动军方和本国塔利班武装对话。他在竞选期间承诺检讨美国-巴基斯坦关系,但此举未必能打消美方对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疑虑,双方关系可能经历一段不确定,甚至混乱期。【驻巴基斯坦特派特约记者 杨迅 周戎 陶短房 葛元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