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探测面临四大难题
我国目前暂无明确的火星探测计划,专家呼吁尽快开展
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内地行星,成为国际科技大国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
叶培建认为,国际上深空探测有两个特点:一是所有探月国家很快都进行了火星探测,包括探月稍晚于中国的印度,也已正式开展火星探测;二是本世纪迄今,火星探测次数多于月球探测,全球都很关注火星。
不过,他说,我国根据综合考虑,目前暂无明确的火星探测计划。
叶培建说,火星探测技术复杂,除要解决4亿公里之遥的深空远距离测控通信问题外,还有三方面的难题。
一、距离远,通信时延长,信号来回需要46分钟;飞行时间长,从地球飞往火星单程就需要10个月;在“日凌”,即太阳、地球、飞行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太阳辐射将影响通信,而火星探测器在飞往火星途中,“日凌”现象对测控通信的影响将达2个月左右。
这要求火星探测器,在飞往火星途中及开展深空探测任务时要具备“自主管理”、“自主导航”的能力。
二、由于距离遥远,测轨精度必定降低,需要采取新的技术方法,来保证探测器近火制动的准确性。
三、研制火星探测器,需要知道火星表面温度、大气等环境情况,而目前人类对火星了解还太少。
叶培建认为,国际合作可以让深空探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但自主进行的深空探测则显示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我们有必要尽快实施独立自主的火星环绕探测”。
叶培建表示,我国有探月工程掌握的关键技术作为基础,也具备了自主开展到达距地球约4亿公里远的火星探测前提条件,尤其是地面测控系统建设的64米大口径天线完善了我国深空测控网,为火星探测任务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
目前月球是我国深空探测的主要目标。根据设想,叶培建表示,探月工程将在2020年前完成“绕”、“落”、“回”三个步骤。相关专家也论证我国2025年实现首次载人登月的可行性。
叶培建认为,这些深空探测发展目标实现后,我国将突破和掌握开展深空探测所需的一系列关键技术,获得一批自主创新的深空探测科学成果,为长远的深空探测科学研究和航天活动奠定坚实的技术、物质和人才基础,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叶培建说,在深空探测方面,我国目前缺乏系统的中远期规划,探测范围和探测方式还有待大力拓展,深空探测技术能力和技术储备仍不足。(蒋建科喻思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