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老王家坐会儿!”记者见到义务清扫队员王柱时,他正手握自制铁夹子捡着路面上的玉米秆叶,得知是采访他们6位义务清扫队员,便招呼着大家走进了队员王海清家。
日前,记者到下花园区采访,得知定方水乡徐家窑村有6位平均年龄超70岁的义务清扫队,10年来免费服务村民,美化村容村貌。
印象
整洁的塞北小山村
街道干净整齐,没有牲畜乱跑,没有杂土乱堆,主街道两侧墙面上画着各样壁画,两排小树在风中向客人招着手。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徐家窑整洁的村容村貌令人感叹,颇有一种山城小镇气息。“长约600米的主街,29条小巷,6人每天大约清扫4小时……”谈起义务清扫队情况,王柱如数家珍。
队员平均年龄超过70岁,年纪最大的王柱77岁,年纪最小的王海清也已63岁。10年来,有的队员去世了,有的队员行动不便退出了,但“年轻”力量不断加入。他们说:只要干得动,就会一直扫下去。
“一则干净大伙,二则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王海清一边为大家倒水一边说,每天都是王柱队长简单交代几句后,大家就四散开各自打扫,冬天通常每天清扫一次,早上8点多开始;夏天每天一般扫两次,早5点多开始,下午4点左右再扫一次。
影响
村民自觉维护环境
没有工资,扫帚自制,小推车自己修理,镐头、铁锹自备……
10年来,队员们从没开口和村里要过钱。同时,清扫队义务清扫街道潜移默化影响着村里的年轻人。如今,村民都会自觉扫净门前杂土、拔净门口杂草、码净院内柴草,各家各户都注意卫生,户户都备着脏水桶。
据徐家窑村党支部书记王献军介绍,和过去相比,村里的卫生情况好了很多。在2004年柏油路修好之前,穿过村子的是一条黄土路,赶上下雨天,黄土路经过车子一碾,泥泞不堪。村民走在路上深一脚浅一脚,“谁出门谁带两脚泥回家。”去年,徐家窑村开展“四清四化”活动,在清扫队的倡议下,制定了卫生管理办法等12项卫生管理方面的乡规民约,村里投资2万元建起5座垃圾池,安装25盏路灯……
自己的义务行动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和影响,清扫队员们干起活也是越来越有劲儿了。“吱扭扭、吱扭扭……”王海清给手推车装上满满一车垃圾,起身推向垃圾点,“用的时间长了,哪儿都响,但干起活儿来一点都不含糊。”就是这样的一支老年清扫队,在一个闭塞的小山村里发光发热,给乡亲们打扫出一个美丽的家园。(记者 刘雅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