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国际

观察:波士顿爆炸案再次瓦解美国人安全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3-04-16 23:06:55
分享:

  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波士顿马拉松比赛遭遇致命的恐怖爆炸事件,美国各大城市接到消息后,已经纷纷开始加强安全戒备。图为15日深夜,纽约曼哈顿时代广场安保人员正在全面加强戒备。中新社发阮煜琳摄

  当地时间4月15日,美国波士顿爆炸案现场戒备森严,大批救援车辆聚集。正在进行马拉松比赛的波士顿当天下午发生爆炸事件,现已造成百余人伤亡。中新社发李洋摄

  过去近12年以来,美国人从未像今天这样目睹同胞在众目睽睽之下遭到伤亡如此惨重的袭击,这起被视为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本土遭遇的最严重的炸弹袭击事件,再次瓦解了美国人一点一滴恢复起来的安全感。

  “9·11”恐怖袭击让美国人经历了自1941年珍珠港事件以后最刻骨铭心的一次心理震撼,象征美国文明的世贸中心双子大厦轰然倒塌,就连象征美国强大力量的五角大楼也遭受袭击。

  从那一刻起,美国人第一次发现无忧无虑的日子距离自己越来越遥远。但随着时间推移,加上美国在反恐战场上的节节胜利,近12年以来,美国人逐渐恢复了安全感。

  与“9·11”事件一开始就定性为“恐怖袭击”不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此次事件后并未提及“恐怖袭击”字眼。这起事件让人不安之处在于,美国情报机构对如此严重的袭击即将来临毫无觉察,而且目前尚不知究竟是谁干的。

  《华尔街日报》一篇评论称,这起恐怖事件提醒美国本土仍然是多么脆弱。“由于自9·11后,一直没有发生一次成功的针对美国国土的袭击,人们容易忘记美国是多么的脆弱,并得出这样的结论:最坏的时期已过去。”而“波士顿事件显示,恐怖威胁仍是真实的,即使是和平的马拉松比赛也要时刻保持警惕。”

  布什政府时期的副国家安全顾问胡安·卡洛斯·萨拉特说,现在又一起在“9·11”事件前未曾见过的悲剧袭击了我们,它无论如何已经破坏了我们的安全感。他说:“从某些方面看,这起事件已击碎了人们的心理。”

  尽管奥巴马本人拒绝作出“盖棺定论”,但一名匿名白宫官员表示,从现场出现多个爆炸装置等情况看,这显然是一次恐怖行为。美国媒体与专家也普遍称之为“恐怖袭击”。不过,正如美国官员及专家强调的那样,目前尚无法确定这是一次国际恐怖袭击,还是由美国本土恐怖分子发动的国内恐怖袭击。

  问题还在于,无论是珍珠港事件还是“9·11”事件,美国人民都很清楚谁在攻击他们。而这次的案情却让人感到茫然,虽然目前排除此案与恐怖组织有关还过早,但专家们更担忧的是这次事件或许是“独狼式”恐怖袭击。

  有专家分析种种迹象后认为,这次袭击事件或许与个人或国内某些反政府群体有关。因为爆炸发生日正是交纳联邦所得税的最后期限,又是当地的“爱国者日”,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正围绕控枪展开辩论。美国国家安全分析师彼得·彼尔根认为“其中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这起爆炸的诱因”。

  “独狼式”恐怖袭击之所以更令人担忧,原因是“基地组织”树大招风,其一举一动都被监控,而且美国也形成了一套有效对付他们的办法。而”独狼”的隐蔽性更强,危害性更大,更难被侦测发现;同时它的随机性也更高,欺骗性更大,构成持续和不可预知的威胁;最重要的是这些“独狼”并非全部来自外部“丛林”,而是滋生于美国本土。

  近年来“独狼式”恐怖袭击已成为美国的心腹大患。奥巴马总统前年就警告说:“美国最有可能面临的恐怖威胁不再是类似‘9·11’那种大规模、高度协调的袭击,而是‘独狼行动’,即某个人拿着可以实施大规模屠杀的武器行凶。”

  专家认为,美国本土恐怖分子的滋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例如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社会在控制枪支、预算、堕胎等问题上的长期对立,两场反恐战争后美国人对伊斯兰社会的仇恨和歧视以及由此播下的更多仇恨种子等。

  可供参照的是与波士顿爆炸案最相似的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事件,这起导致2人死亡、百余人受伤的爆炸案主犯在落网后竟然声称,之所以选择奥运会作为目标,是因为美国政府允许自愿堕胎,他想通过爆炸事件激怒美国政府,让其在世界面前尴尬。

  分析人士认为,正是类似“独狼”群体的失落,才最终酿成社会的“恐怖”。防止“独狼”重在“心防”,与其布下天罗地网,不如彻底铲除滋生他们的社会土壤。尴尬的是,由于美国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长期分裂,铲除这些土壤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美国人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有部分归因于华盛顿政治机器的瘫痪。事实上,最近因两党迟迟未达成协议而自动生效的自动减支计划,就影响到机场等重要设施的安保。

  无论是“群狼”还是“独狼”,无论最终是否定性为“恐怖袭击”,这起事件都在用血淋淋的事实提醒美国人:最坏的时期还没有过去,无忧无虑的日子还没有到来。(完)

 

关键词:波士顿爆炸案,安全感责任编辑:王培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