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习近平主席访问非洲成果丰硕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3-04-11 08:34:37
分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4日至30日的短短7天时间里,访问了非洲3个国家——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并在德班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与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多个非洲国家和非盟的领导人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沟通。习主席此次访非,历史意义重大,对中非关系和中非经贸合作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中非经贸合作处在历史最好时期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钟曼英介绍说,在经贸合作领域,此访共签署和宣布了20多项政府间的重要成果,涉及机制建设、投资、民生和发展援助等多个方面。与南非签署了成立中南联合工作组的章程,与坦桑尼亚签署了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进一步完善了合作机制,为企业创造了合作环境。与刚果共和国、坦桑尼亚签署了一系列的政府间框架协议与合作文件,包括打井、建设市政道路、升级改造医院、提供海关检测设备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这些国家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提供帮助。同时,我国的金融机构和企业在此访期间也签署了10余份商业合同,涉及农业、金融、机械设备、电力、港口和能源矿产等诸多领域。

  钟曼英说,目前,中非经贸合作正处在历史最好时期。据统计,2012年,中非贸易额达19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是历史最高,近10年平均增幅超过30%。我国自2009年起已连续4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去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29亿美元,同比增长70%。此外,非洲已是我国海外能源资源的重要供应地、我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

  对非援助是我国负责任的体现

  商务部对外援助司副司长余应福介绍说,习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同非洲领导人对话会上宣布了中国政府援非新举措。一是同非洲国家建立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伙伴关系,帮助非洲开展互联互通及资源普查的咨询、规划、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每年为非洲培训培养300名基础设施领域的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二是在向非洲提供的200亿美元贷款额度中,优先安排用于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三是通过投融资、援助、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非洲跨国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

  余应福表示,对外援助是我国作为联合国成员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非援助是我国负责任的体现。同时,我们的对外援助又坚持量力而行,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援助,且集中帮助受援国改善民生。

  非洲是中国对外援助重点地区之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向非洲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经济和技术援助。1956年,中国开始对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立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友好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我国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上接连宣布新的对非援助举措,不断加大对非援助力度。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向53个非洲国家(目前与我国保持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为49个)提供了援助。援建了1000多个成套项目,涉及工农业、基础设施、公用民用建筑、文教卫生等多个领域;派出技术人员35万多人次;累计在华为非洲培训各类人才53700多名;向42个非洲国家派遣了医疗队,向埃塞俄比亚、塞舌尔等15国派出青年志愿者397名。同时,我国还提供了一大批受援国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技术援助和现汇援助。

  拓展合作领域造福中非人民

  非洲是中国重要的海外市场、投资目的地和能源供应地,非洲的发展也需要中国的经验、技术、资金和人才,中非是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中国和非洲发展离不开对方,离不开平等互利的务实合作。

  此访重申了我国开展对非务实合作的基本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团结合作、互利共赢”。这是中非经贸合作能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是未来开展合作的指导思想。此次访问取得的重要经贸成果,为中国和非洲友好关系持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和动力源泉,为中非务实合作注入了新内涵、增添了正能量。

  钟曼英表示,习主席访非对未来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此访为契机,认真落实有关经贸成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推动彼此间经贸合作,继续造福于中非人民。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转变合作方式,使双方合作由粗放增长到集约发展转型;二是拓宽合作领域,构建全方位、多元化、深层次的中非经贸合作体系;三是为双方企业创造公平、透明、安全、便利的商业和投资环境;最后还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改善民生,支持非洲国家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努力。

关键词:习近平责任编辑:尹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