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继长春、邯郸上调天然气价格后,天津紧随其后,今天召开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听证会。如果方案获批,每立方天然气将上涨2毛钱。天然气涨价的城市是否会在这个春天,如雨后的青笋一般层出不穷。
“在本市天然气销售价格中,购气成本占70%以上,上游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直接推动燃气经营企业成本上升。”
涨价从来就不缺乏理由。在天津市列出的三个理由中,买气花钱是关键。目前我国的天然气30%靠进口,但是国内的气价便宜,国际的气价贵,如果不涨价,谁还会进口天然气?不进口就可能出现气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和别的能源比天然气价格太便宜。
“但与其他可替代能源价格相比,居民天然气价格仅相当于等值液化气价格的53%、电力价格的55%-76%。天然气价格偏低和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
天津此次调价幅度并不大,居民生活用管道天然气价格每立方米计划由现行的2.20元调整到2.40元,上调0.20元,上调幅度9.1%。每户居民月增加支出也就2-3元,全年增支24-36元。
与之相比,长春市从4月1日起对民用天然气价格上调了40%,即便如此大多数长春市民也感觉影响不大。
居民:你工资涨,这些东西不都得跟着涨吗,对不对,很正常。但是看能不能接受吧。
居民:比如说我家过去用60元的话,我家现在就得交80元。
居民:影响不是太大,它要是比粮食涨价影响小的多,毕竟那个东西用的占生活的比重不是那么大。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认为涨价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并不大,但是此番天然气价格的上涨经历可谓“波澜壮阔”。这就要从一篇文章说起。3月25日,《中华工商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导语中记者做了这样的论述“从4月起,我国天然气价格将进行大幅度上涨,其各地零售终端价格将达到3元-3.5元/立方米区位,进而逼向4元大关。”
这篇文章的效力立刻显现,部分城市出现了抢购天然气的狂潮。有的网点排队的人最多时达到了两三千,更有人一次购买的天然气够用十年。
[page title= subtitle=]
3月27日,国家发改委出面辟谣说:“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涨”的消息完全不实,纯属无稽之谈,个别媒体散布不实信息是极不负责任的。然而辟谣的话音未落,不少地方就开始涨价了。
长春率先上调了天然气价格,接着是邯郸,再接着是天津。对此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做出了解释。
林伯强:其实发改委只是说不会大幅度调价,不会全国调价。地方调价国家发改委是管不了的,全国的价格肯定发改委管的,但到地方终端价格的话一般还是地方政府去搞。
目前有涨价动作的三个城市,长春涨价后的价格是2块8,邯郸和天津则是2块4,与此前媒体报道的3块5还是有着天壤之别。长春和邯郸的涨价还遭遇到没开听证会的质疑。因为根据规定,天然气要涨价必须召开听证会。而以上两地解释说,分别曾在今年2月和两年前举行过听证会。既然怎么早就开了听证会,为何要到今天才调整价格呢?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两年前其实就应该调整,机制也应该进行改革,但是很多地方政府都希望把这个问题留给下一任,所以拖到今天。现在各地领导人上来以后,发现如果要进一步的增加天然气的供给,就必须要去增加购买,而这些天然气的价格已经上涨,如果不调整价格就拿不到更多的气源,所以现在地方领导必须面对这个现实问题了。
如今三个城市已经上调或者计划上调天然气价格,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城市跟进呢?在记者的采访中,几乎所有的业内人士都认为,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涨价的行列将是大概率事件。
韩晓平:听证涨价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因为如果价格定的不合理,就必须面对重新调整价格的问题。随着节能减排,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城市在治理PM2.5的过程中都需要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面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不肯多出钱就没有人把气卖给你。不涨价就无气可用,如果要是有气可用就必须要调整价格,这就是市场。 (记者季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