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短期内的油价调整,成品油定价新机制何时出台更令市场期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机制正在研究,到推出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他预计正式推出可能会在上半年公布。
不过,虽然新机制的定价公式仍未公布,但是其核心思路已经曝光——取消22个工作日和4%的限制。
加油站促销忙
目前北京已有227家加油站开始打折促销。
据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模型显示,预计到3月26日,即22个工作日满足之时,三地(辛塔、迪拜、布伦特DTD)变化率将会跌至-5.6%左右,届时下调窗口将会开启。预计最早在3月27日,国内油价将迎来年内首次下调,下调幅度在300元/吨左右。
3月20日,三地原油当日均价为每桶105.557美元,最近22日均价每桶109.045美元,较2月22日基准价下跌4.36%——已经触及国内4%的调价“红线”。
欧洲债务危机仍没有消停是油价下跌主因。这次引发全球市场关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占欧元区0.2%的南欧小国——塞浦路斯。
3月19日,塞浦路斯议会否决了向银行储户征税的方案,投票结果为36票反对,19票弃权,无人投赞成票。此前为解决财务压力,欧元集团与塞浦路斯政府于16日达成100亿欧元的救助协议。协议规定,塞浦路斯将向所有银行储户存款数额征收一次性税收,以便为政府增加58亿欧元的收入。如今存款税方案遭否决大大提高了塞浦路斯破产的可能性,也加剧了投资者对欧洲债务危机的担忧。
受此消息影响,纽约油价19日下跌,4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跌1.58美元,收于每桶92.16美元。
“成品油下调预期笼罩着整个油品市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金银岛成品油分析师韩景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受油价下调预期影响,国内燃油市场气氛悲观,交投清淡,价格也多处于下滑通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国内一些成品油贸易商部对价格进行“硬扛”,个别地区的一些品号价格偏高,但是随着调价预期的逐渐临近,高价位难以继续支撑。“一些贸易商和石油公司欲提前释放一定跌价空间,希望在行情低迷之际,使3月份的月度销售任务显得‘美观’些。”
其中,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保持较强劲跌势,由于部分地区受销量压力所逼,故在调价预期来临之前,价格仍持续下挫。而从目前国内整体气氛来看,跌势虽然较前期有所放缓,但跌价依然唱响“主旋律”。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加油站也打响了促销降价战。油客网向本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以首都北京为例,目前共有加油站1187个,其中92号低于指导价格8.05/升的加油站共有273个,占总数的23%,打折幅度在0.05~0.65元之间。而在这些打折的加油站中,中石化有117个,中石油43有个,社会民营加油站有67个。
新定价公式待公布
知情人士透露,发改委仍将保留调价发布权。
同样处于国际油价下跌通道中,在上一次大陆油价上调时,台湾地区油价却应声下跌的情形让消费者对于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合理性产生了更广泛的质疑。一直以来,市场预计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会在价格处于下降区间时启用,这也让此次调价多了几分期待。不少机构预测新机制将跟随本次油价下调同台亮相。
“现在是一个敏感的时候,并不方便说太多。”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新机制的讨论在去年中旬就展开,目前定价公式也已经研究成熟,但是到推出还需要一定的过程,不会那么快,可能会在上半年公布。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是2009年5月发改委出台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但是实施以来,这一定价机制却饱受诟病。以本次国际油价下跌为例,变动幅度早已达到了4%的调整要求,但却受制于“22个工作日”的限制,国内油价只能保持按兵不动。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称,发改委正研究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一是要缩短周期,二是取消4%红线,使油价定价机制更加灵活,更加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动。
上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官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的定价机制将由“22个工作日”调整为“10个工作日”;将此前“4%”的涨跌幅限制取消。同时,将此前每次调价必须上报调价文件至国务院等待审批,调整为满足条件可由发改委自动调整油价。另外,新机制给予节假日特殊考虑,如果调价碰到春节、国庆等重大节假日,油价调整也将延后。
不仅如此,新机制还会调整所参考的原油价格地,如将目前参照的辛塔、布伦特和迪拜三地各所占的计算权重进行调整,或将纳入WTI(即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价格。
“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公布具体定价公式,透明度也会增加。”曾主管价格工作多年的发改委原副主任彭森在两会上表示,为了防止国际原油的暴涨暴跌,新机制也会有一定的“防火墙”。至于油价调整机制具体参考的品种及价格比重,还须等到最终方案出台。
据了解,上述新机制调整方案,是在发改委的牵头下,由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参与制定。
“每次油价上调,发改委都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曾一度考虑将调价权下放。”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这个调整思路已经基本放弃了,发改委还将继续保留调价权。
在去年发改委的定价调整思路中,曾计划将达到公式条件的调价发布权交给第三方独立机构,而新华社将是第一选择。按照当时的思路,如果到了调价窗口,由该独立机构公布根据新定价公式测算出的调价幅度,各个石油公司根据变动情况进行相应调价。
这一变化表明,对物价调控起主导作用的发改委对于油价调整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仍有诸多顾虑。
目前,运输成本占物流企业成本的70%左右,而油价成本占运输成本的一半左右。对于缩短了调价周期的机制,业内依然担忧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而这也恰是新机制迟迟未能出台的主要原因。
卓创资讯成品油研究员刘锋认为,新定价机制有利有弊,一方面会积极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对国内成品油市场的囤油、倒油投机行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是油价接轨上限提高后,将改善炼厂长期亏损的局面,对石油巨头整体利好;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国际油价高位波动剧烈时,对国内CPI和成品油消费市场的冲击将会更加明显。因为国际油价的变动频率较大,长期依然看涨,在新机制指导下频繁地调整油价,有可能会将对国内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