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引发部分代表委员对新一轮文化项目“大干快上”的担忧:文化创意园“有园无戏”,没有创意产品,不能吸引受众,反倒是地产开发红红火火。
一些代表委员呼吁,提升“软实力”要遵循文化规律,发挥指挥棒的科学引领作用,以强盛文化加快实现“中国梦”!
园区遍地开花,挂“文化”之名行“地产”之实
借着文化大发展的“东风”,各地文化项目、文化园区开始“遍地开花”。一项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化产业园超过万家,仅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四五年间就建了300多个,乃至于一些区县、乡镇也纷纷开建文化产业园。
“文化园里什么企业都有,同质化倾向严重。”全国政协委员高抒调研中发现,一些文化园区“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多为商业办公、休闲娱乐,靠地产开发、收取租金盈利。
在全国人大代表朱瑞莲看来,由于特色不鲜明、规划不合理等原因,一批“投资大、占地多、名头响”的文化项目和产业园市场惨淡,有的“还未建好,已经夭折”。
2012年5月,耗资5000万元、被称作“全国最大古戏楼”的谭鑫培戏楼被曝演出成本高昂,一直处于“有园无戏”状态。宜昌“中国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历经5年工期,最终不了了之。
在国家调控房地产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文化”主题公园开建。有的投资上百亿元的电影主题公园,计划建设面积比香港迪士尼乐园大几倍,由于占地多、分阶段开发,被网民质疑是“赤裸裸的房地产开发”。
一些城市热衷搞造型怪异的文化地标,反而成为“另类”。 “我们太急了,以为有了文化公园、文化地标,就有了文化。其实不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院院长许江认为,文化创新“在质不在量”,核心在于思想、内涵和品质。
量多竞争力弱,中国“故事”如何向世界表达?
《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
一些代表委员说,2009年国家把文化上升为“战略性产业”以来,培育出了方特主题公园、丽水金沙等一批文化品牌。但是,受急功近利、粗放发展等因素影响,部分文化产业出现的畸形发展必须警惕。
“大而不强、输出困难。”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引发代表委员关注。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文化产业占比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美国25%的比例。中国每年拍摄600多部国产电影,七成没有机会上映。2012年全国票房排名前十名的电影中,华语电影只占三席。
事实上,相对于群众的文化需求,中国的文化产品总量并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分析,目前国内文化市场存在着结构性错位:一边是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一边是老百姓找不到好的文化作品,文化需求“吃不饱”。
“各地发展文化的热情可以理解,但文化竞争力不能靠上项目、拼数量。”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曾多次赴海外开展文化交流,深感中国文化影响力还不够大。“中国要重塑文化内核,不仅满足13亿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要走向世界。”
“目前缺乏一种途径和桥梁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桥梁的关键在人。”全国人大代表、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欧美很多博物馆的解说员虽然年龄偏大,但文化历史知识渊博;国内的解说员大都年轻漂亮,但往往照本宣科。“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素质,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高抒委员认为,一些收视率高、票房好的影视作品,缺乏文化内涵,难以给人积极的、向上的力量。“一个国家需要每年都有几个叫好又叫座的文化大餐,传递主流价值观念,凝聚社会精气神!”
文化难量化,指挥棒如何科学指挥?
盛世崛起,离不开文化复兴。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把文化纳入干部考核,一方面能提高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警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引导作用。
“政府管文化,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许飞代表说,发展文化不能只抓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比如建场馆、添设施、搞项目等。对于文化来说,硬件虽然重要,但核心是人,是创意,是作品。“指挥棒应该向这三个文化要素倾斜。”
王芳代表认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挖掘好当地特色文化,找准群众的需求点。以苏州名人、博物、美术、文化“四大新馆”为例,由于特色突出、错位竞争,每年文化展演展示超过3万场,吸引观众3400万人次。
繁荣文化市场要打破城乡壁垒,畅通文化传播渠道。全国政协委员连介德说,对于广大农村偏远地区来说,首要问题是解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文化生活需求。“考核地方政府文化投入,关键看是否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国人大代表、巴彦淖尔市民族歌舞剧院副院长姜兰表示,文化改革首次纳入政府考核,不能片面侧重设施、设备等硬件,更要关注人员、创意、营销等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