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在中华大地捕捉到的场景——
2012年底,浙江绍兴,打工妹小玉走进免费开放的鲁迅纪念馆,与崇拜已久的鲁迅先生实现了“近距离接触”。
“100块钱看4部电影,而且2D、3D随意看。”今年春节期间,湖南株洲千金影城门庭若市,而转企改制前的株洲电影院甚至要靠门面租金“吃饭”。
这样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并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两手抓、两加强的文化发展思路。
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在党中央领导下,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文化领域全面展开。
惠及人民群众,实现“文化民生”。改革,让公众的基本文化权利得到更多保障——
“起初,大家不太爱听。后来,专家讲到白菜烂心是‘缺钙’,大家都精神了。”长春市胡家村农民张宾说,如今农闲时,村民都专程赶到农家书屋看书。
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府是主导,公共财政是投入的主体,基层特别是农村成为投入的重点,从而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我们看到,投入持续增加:2003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580.11亿元用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年均增长82.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正在从“村村通”向“户户通”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乡镇和社区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免费放映一场电影,正努力实现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覆盖;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从2008年到2012年,中央财政专门投入150多亿元,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免费开放……
从免费参观美术馆,到在农村家门口免费享受电影大餐,从旅游文化节到群众周末大舞台,文化事业单位积极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推进共建共享,公共文化的阳光惠及13亿人民。
激发产业活力,创造产业奇迹。改革,让文化市场呈现出更加繁荣的景象——
电影《辛亥革命》票房突破1亿元,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感到格外欣慰。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曾连续6年亏损、甚至一度无片可拍。刘丽娟说:“改革让长影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与改革前比,我们更勇敢更自信。”
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着力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打造合格市场主体。
改革的动作不可谓不大:截至2012年9月,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28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全部完成转企改制。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中有2093家完成改革任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30万个。
改革,对产业的激活是全面的:2004年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平均增长23.35%,2011年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13479亿元,占GDP的2.85%。2002年,我国电影票房不足10亿元。2012年,电影票房超过170亿元,2013年春节仅7天,票房便超过7亿元,创历史最好纪录;10年多来,我国图书出版品种和总印数、日报总发行量已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国网络文学拥有作者100多万人;中南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上市……
在文化发展繁荣、硕果累累的背后,人们欣喜地看到,改革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即便是发展文化产业也绝不是搞单纯产业化市场化。电影《1942》第一周票房就达到3.6亿元,这只是大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文化精品的一个缩影。文学、戏剧、电影、电视……广大文艺工作者自觉投身生活实践,努力生产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百舸争流千帆竞、百花争艳春满园。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的分类实施、稳步推进,中华文化必将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迎来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