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新闻

“鬼城”怎么成了特色城镇化?

来源: 华声在线  
2013-02-27 16:34:14
分享:

  据媒体报道,鄂尔多斯当地官员日前表示,“鬼城”不鬼,“空城”不空,是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受益于资源和民间借贷而兴的鄂尔多斯,在泡沫破灭之后,高楼林立,人烟稀少,吞下了人为城镇化的恶果。吃一堑,长一智,还算是亡羊补牢,犹未晚。如果硬着头皮,厚着脸皮,遣词造句将自己的好大喜功美其名曰特色城镇化道路,则是要一条路走到黑了。当然了,对于一任不过三五载的官员而言,即使是恶果也不会吃一辈子,多半这黑锅留给当地老百姓了,窟窿留给当地财政了。

  所谓特色,不过是个马甲,马甲里面,无非是造城运动而已。鄂尔多斯依靠能源暴富,继而依靠能源繁荣时期的雄厚收入,大兴土木,生生地造出一座新城来。据媒体报道,这座面积约32平方公里、斥资50亿元打造的城市,街上的清洁工要比行人还多。根据当地负责人的介绍,目前城市入住人口有10万人。也就是说,这个在规划之初预计容纳50万人的新城,人烟不可谓不稀少。

  在城镇化中,政府最大的作用在顺势而为,而不是有如先知一般,另起炉灶造出一座空城来。自以为是种了一棵梧桐树,能够吸引凤凰在此落脚。但是比鄂尔多斯好看的梧桐实在太多,凤凰就那么一些,岂能惟青睐于此?由于新城建设得蔚为壮观,显然都是为高富帅和白富美准备的,而一旦这些人不来,本地的“土鸡”又没钱享受这些凤凰窝,“鬼城”的命运就已注定,除非这个城市自带印钞机,否则就会因缺乏自身造血功能而贫血,时不时头晕目眩一会儿。

  城镇化的推动因素必须是内生的、市场的,城镇化因产业集聚带来人口集聚而应运而生,继而,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带来了房地产、基础设施等的大开发,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效率,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由量变及质变成为城镇化。

  这样的城镇化是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不然。以此城镇化逻辑为标尺衡量鄂尔多斯的造城运动,可见鄂尔多斯正是反其道而行之,无视“因人聚城”的发展规律,强行“以城聚人”,结果不出所料,能源繁荣一旦结束,单一经济结构的弊端就显现出来,城市和人相互之间都失去了吸引力。正所谓,只有在潮落时,才能知道谁在裸泳。

  鄂尔多斯本来是一个苦涩却也生动的教训,强势政府的权力炫耀,最后却变成了泡沫的展示场。对于其他那些正在孜孜不倦造城的城市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警醒,是一堂很好的市场课。用不着媒体和专家如何掉书袋来证明此种城镇化的难以为继,空荡荡的城市就摆在那里,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将这种业已证明失败的造城运动当做特色城镇化道路而到处做成功教育,那么这个新型城镇化的“新”字,就难免被地方各取所需,高举新瓶,痛饮旧酒,城镇化还是跑马圈地盖房子。

关键词:鬼城,特色城镇化责任编辑:邢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