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保定农村大勇
大勇在廊坊某外企打工,眼看到了结婚的年龄,父亲给他在老家盖了房子,还要给他买辆车。大勇老家到市区坐车半小时,如果有了车既不耽误打工又能照顾家,两不耽误,但有了房和车的大勇却并不这样想。
买辆车更好说媳妇
记者除夕回老家,看到大勇家的院子好像大了,正房五间坐北朝南,东厢房三间,占了院子西侧一半的羊圈,现在腾出来一块专门当车位。大勇的父亲放羊还没回来,大勇开车出去拜年了,院里空荡荡的。
大勇今年22岁,在驻廊坊外企上班,每个月3000块钱的工资无法在市里买房。但老家到市里新修了双向四车道,坐车30多分钟就到了。父亲在村里给大勇盖了新房,不算装修花了12万元,大勇母亲说现在人工费太贵。
在市里上班来回跑不方便,大勇父亲想拿出七八万元给大勇买辆车。“有了车也更容易说媳妇,他早点找对象结婚,我赶紧‘完成任务’。”大勇父亲高兴地说。
有房有车,还有城市梦
大勇和女朋友打算今年结婚,父亲执意在老家给他盖了房,但他不想常住,他和女朋友都习惯了城市的生活,回到家反而不习惯了。他打算先在市里租房,以后还是想留在市里。
父亲知道大勇的想法后不太高兴。“农村有什么不好?房子不用你买,又给你买车了,你还有地,没准儿以后开发到这儿,农村户口还能分钱。”大勇父亲说,这两年老家一直在传要建开发区的消息,一个离老家十几公里的镇已经开始盖楼了,每户都分了房和钱。
“那是原来,现在都不让盖了。就算你住了楼房照样是农村,什么都没有。”大勇说,那个镇在前几年推行了“农民上楼”政策,农村虽然盖起了楼房,但因为距离市区还有几十公里,任何配套也没有。
在市里生活了两年,大勇已经不习惯没有了商场、超市、KTV的生活,用他的话说,想找个饭馆都没有。“我们这么大的都出去了,刘志、杨晓光他们都在市里上班,马强还在市里开了个办公用品店,今年新提了一辆速腾,谁还在村里啊。”大勇说,他的同学几乎都去了市里打拼,只要有机会,他肯定会留在市里。
和买车一样,大勇和父亲对于生活的选择总是有不同的想法,不知道最后谁向谁妥协,但大勇父亲眼里的半小时城乡路,在大勇和村里的年轻人看来,可没有这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