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全国多个城市近日遭遇的持续数天的雾霾天气,让一个在外国人中间流传若干年的略带玩笑叫法——“北京咳”,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有专家表示,这词儿是对北京的极度侮辱。(1月21日《经济参考报》)
“北京咳”这么一个词,确实有点让人难堪。但要说这个词侮辱了北京,那就有些草木皆兵、讳疾忌医了。侮辱是建立在无中生有基础上的,可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北京咳”现象。“北京咳”指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而且不仅外国人,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们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认识视角,但判断一个现象或者事物,不应该排斥实践视角。不能说因为字典上没有记载,因为此前没有注意,所以就否认客观事实。诚然,在医学上根本找不到这么一个词。但“北京咳”是医学更是环境学,它是环境恶化的衍生,医学上没有这个词,只能说过去问题没现在严重,或者过去没有重视、重视不够。出于对科学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对民生的尊重,应该承认“北京咳”的客观存在,并且想办法解决这一难题。
“北京咳”的说法说冤也有点冤,因为环顾周边城市,这一现象也不独发生在北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潘小川就表示,“北京咳”并非北京独有现象,在国内一些污染严重的城市,一些体质敏感的人均可能会出现一些呼吸道疾病和身体不适。但说不冤也一点不冤。因为“北京咳”这个称呼落到北京头上,一来因为北京问题相对严重,二来因为北京是首都,更具有关注度。更何况,公众也很理性,虽然说着“北京咳”,但不仅仅说北京;看似谈的是医学,其实谈的是环境;讲的是当前,其实重点还是讲未来,指向的是大家怎么办,环境怎么办,未来怎么办。
其实换个角度看,叫“北京咳”也可以转压力为动力。一定意义上,现在环境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转型迫在眉睫。刚刚发生的“十面霾伏”,就是一个环境悲剧,但由此形成的环境意识,就治理环境污染来说,又是一个难得的契机。真要在意“北京咳”,那就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就像当初的伦敦被称为“雾都”一样,问题解决了更能受到尊敬。
一个开放、包容、国际化的北京,应该各方面都走在全国前列。到底是不是用“北京咳”侮辱北京,非北京独有不是借口,医学辞典里没有也不是理由。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北京咳”成为城市流行病,不能让“北京咳”永远成为进行时,而应该想办法让其成为过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