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考河是广西南宁市内河竹排江的支流,具有重要的城市水系生态价值。但是在2015年之前,那考河却是一条远近闻名的臭水沟,水质为劣五类黑臭水体,严重影响周边区域人民的生活质量。经过多年综合治理,那考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关治理工作也在持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步履不停。
上午十点,在广西南宁那考河湿地公园,一支由居民、志愿者等组建起来的巡河队开始了巡河工作。
作为南宁18条城市内河之一,那考河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上游养殖业的兴起,逐渐沦为沿岸污水垃圾的纳污沟渠,生态功能逐步丧失。
南宁市民李建芳称:“周边的居民又不注意,排放生活污水,居民又多又网箱养鱼,那时候生活垃圾什么都往河里堆。走过路过都要赶紧捂鼻子,快快地走。”
2015年,结合获评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契机,南宁市开始对那考河进行彻底治理。通过调研发现,那考河的主要污染来源有污废水直排、养殖废水直排、雨污错混接、雨水径流污染以及生活垃圾等。针对这些问题,南宁市转变思路,将以往的治水思路从“末端治理”转向“全流域治理”,从“只治水里”转向“水陆同治”,统筹岸上岸下、上游下游,综合施策。
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人员陆辉介绍:“我们采用了‘全流域治理’和‘海绵城市’相结合的治水理念,运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质净化、清水补给、活水循环、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用系统的思维解决城市内河黑臭水体治理的难题。”
经过多年综合治理,如今的那考河已经成为环境优美的湿地公园,同时这里还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娱乐的打卡点。
摄影爱好者卢伊琳称:“今天拍的这张比较满意,有蓝天白云,很漂亮,下面的水又清,还有树和草都是很绿很绿的。”
南宁市地下管网和水务中心内河管理科科长邓衍敏介绍:“每年吸引100余万人次前来参观游玩,增加了约4.8万人在那考河附近工作生活。”
在那考河流域治理的带动下,南宁市的沙江河、水塘江等内河也都纷纷开始了综合治理。目前,南宁市在普查市政排水管网、地块内部排水管网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实现全市排水设施“一张图”管理。
邓衍敏表示,下一步,他们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实现内河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将治水与改善民生、绿色发展、保障城市安全相结合,努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