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医保局7月25日发布的《2023年全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异地就医人次持续增加,达到了2.43亿人次。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施、越来越多门诊医药费用纳入医保基金报销范围等,医保服务可及性不断增强,含金量更高,“医疗保障网”持续织牢织密、提质升级不断提速。
公报显示,对比近两年数据,全国普通门急诊、门诊慢特病及住院异地就医人次和就医费用,分别从2022年的1.1亿人次、5217亿元上升到2023年的2.43亿人次、7111.05亿元。随着区域内跨省异地医保结算范围不断拓宽,备案流程不断优化,截至目前,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1.8万家医疗机构,已全部实现跨省就医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截至2023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33389万人。目前,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有统筹区、各类参保人员和主要外出人员;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县域可及,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实现统筹地区全覆盖。
此外,2023年,医疗救助托底功能持续增强。全国医疗救助支出746亿元,医疗救助基金资助8020万人。全国纳入监测范围农村低收入人口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各项医保综合帮扶政策惠及农村低收入人口就医1.86亿人次,减轻农村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负担1883.5亿元。
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开展第八批、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涉及80种药品,平均降价57%;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已增加至3088种,越来越多肿瘤治疗药物、罕见病用药等被纳入目录。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当年累计为患者减负近2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