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新华时评|在跨文化阅读中促进文明交流

来源: 新华社  
2024-04-23 07:25:52
分享:

  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很多人关注到一个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人。这个中文名叫林步冉的加拿大人住在南昌9平米陋室里深度阅读《红楼梦》,一边欣赏中文的丰富表达,一边感受包罗万象的中国世情,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在颇具中式意境的画作中。林步冉透过中国古典文学和诗词接触到中国文化的内核。

  除了处江湖之远的林步冉,还有哈佛大学教授包弼德,他在录制《哈佛通识课》过程中直接唱出了儒家经典《大学》。网友听罢外国口音又充满古韵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直呼“魔性”“相当洗脑”。

  林步冉和包弼德的沉浸式阅读无疑是难得的幸福时光。他们在阅读中实现了和遥远文明的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拓宽了眼界,实现了生命的延展。

  无论东西方,对彼此的认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书籍和其他出版物起到了重要作用。18世纪,欧洲曾充满对东方尤其是地大物博的东方古国中国的欣赏甚至崇拜,但随着欧洲工业化深入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诉求的上升,欣赏扭曲为觊觎,欧洲文学艺术作品中对东方奢靡又野蛮的描写逐渐占了上风,这时候的东方“异域”是不合规范、需要教化的,西方世界借此实现了对殖民欲望的合理化。进入当代,部分西方学者看到中国文化文学的独特价值,进而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很多人穷其一生译介推广中华优秀典籍,为反映真实的东方形象贡献了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国人选择学习中文,源语阅读让他们真正零距离感受认识中国社会文化以及历史和现实。同样,对东方来说,对西方世界的认知也经历了复杂的起伏,走过俯视、仰视到如今平视的过程。

  大多数人无法长期置身其他文化环境中深入了解域外国家的真实生活和社会、气候,阅读很多时候成了架起认知桥梁弥合信息缺口的重要途径。要了解一个国家及其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法国译者玛丽昂·达尔布瓦说。她认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诸多方面通过文学能得到更好呈现,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能帮助世界更好感知中国。

  跨文化阅读是提高跨文化能力的重要途径,这种能力包括文化理解能力、文化整合能力以及开放包容的精神。作为全球化时代的重要素质之一,跨文化能力是进行文明对话的基础,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人。来自不同文化的作品有助于阅读者形成对该文化的正确认知,更好地理解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减少误解和偏见,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

  中国人曾抱着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广泛阅读其经典著作,近年随着国力和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读者得以用更加开放的心态接受和欣赏外国文化和文学作品。与此同时,关心中国题材作品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本月早些时候在巴黎图书节上,中国主题展区来者络绎不绝。志愿者组长阎晓彤说:“读者想主动突破(西方社会中的)‘信息茧房’。”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阅读是对脚力和脑力的双重延展。开卷有益,推广跨文化阅读、加深文明交流对缓和冲突、促进合作、推动发展、提升全人类福祉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世界读书日,文明交流责任编辑: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