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93国际列车大劫案:莫斯科行动》上映后,被评价为一部“生不逢时”的警匪动作片。该片作为继《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之后,第三部被冠以行动之名的影片,相比前两部的好口碑和好票房,本片就显得反响平平,在国庆档期的12部上映影片中票房仅位列第四名。
究竟是影片自身存在不足,还是以“行动”为代表的动作戏已经不太行了,今天就跟我们一起深入探索。
《莫斯科行动》的可圈可点
在映后的调查中,《莫斯科行动》为观众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多是视觉效果震撼,演员表演精彩。作为国庆档的“最佳”动作片,《莫斯科行动》可圈可点的地方不少。
剧情根据中国第一桩跨境追捕真实案件改编,1993年震惊中外的中俄列车大劫案,案件本身的传奇性,就已经给电影改编提供了最好的底本。
在动作场面上,导演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精力去刻画打造。在一比一还原的莫斯科地下管道飙车,开吉普车撞苏27战斗机,还有影片开头和结尾的火车大乱战……这些场面同“速度与激情”相比也毫不逊色。有“爆炸狂魔”之称的邱礼涛导演对于动作场面的调度,随着他这几年不断拍摄动作片经验,技艺也越发炉火纯青。
《莫斯科行动》在人物刻画上,邱礼涛没有用正邪二元对立的架构,而是用了黑白灰的配置。化名瓦西里的走私犯(刘德华饰)是灰,劫匪头目苗青山(黄轩饰)是黑,中国警察崔振海(张涵予饰)是白。
电影里采用了大量“瓦西里”这一处于黑白两道中间地带的人物视角。他虽走私犯法,但不参与谋财害命的勾当,在进行买卖谈判时也是得体有礼,这一人物设置其实是把传统人物形象更加的丰富多元化了,体现出了本片编剧的用心。
虽然《莫斯科行动》在各个方面上,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好,但是剧情节奏拖沓,逻辑存在漏洞,文戏稍欠打磨,为了迎合打戏而强行拼凑的痕迹明显,都让本片稍显遗憾。
动作片也需要创新
《莫斯科行动》已经是今年邱礼涛上映的第四部电影了,且前三部《绝地追击》《暗杀风暴》《扫毒3:人在天涯》也都是典型的“邱礼涛电影”—— 枪战、爆炸,庞大的动作戏场面。尽管《莫斯科行动》在这四部影片中口碑更为出色,但也远没有达到邱礼涛本人最巅峰的水准,因此难以拉开质的差距。
纵观今年邱礼涛导演的四部电影,就好像陷入了同一个模板之中,其实每一部电影的质量都不差,但是并没有非常让观众得到满足。如果单看每一段动作戏,都是精彩、激烈的场面,然而现在的观众已经不仅仅只是关注在单一的动作场面,也会更在意影片的逻辑与流畅度,以及影片中的剧情和人物表现等等。因此《莫斯科行动》并不是不好,而只是在长久的模式化的动作戏下而让观众出现的审美疲劳。
如今的动作片的发展,绝对不能只依靠的动作场面这一种形式美学,大场面的动作戏不能是唯一的吸引力。现在的观众最需要的其实是情感的共鸣,而情感的共鸣,更多的是通过人物来呈现的。未来动作片在人物塑造上,应摒弃过去所遵循的二元对立的内核,人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恶人也有人性软弱的一面,好人也有他自己的弱点,人物形象需要更加饱满立体,要增加动作片的剧情和人物塑造上的观赏性。
就像电影《无双》,它既有非常强烈的动作片元素,同时它的剧情中关于制造“伪钞”的过程以及整个烧脑悬疑的影片节奏,都是非常吸引人,是优秀动作片的一部成功案例;今年暑期档的《巨齿鲨2》也是一部脑洞大开的动作片,它的出彩在于并非是人与人的动作戏,而是在海底与“巨兽”打斗,这一设定非常的新颖,让观众可以得到一些新鲜感。所以我们不能再用老的动作片模板来面对新一代的观众们了,题材、人物、情节的多维度升级,动作片才不会再失灵。
动作片的创作人员需要跳出舒适圈,跟上时代,勇于创新,才能够为动作类型影片的观众带来新鲜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