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中国农民丰收节丨梦想成真 实现价值——返乡新农人话“丰收”

来源: 新华社  
2023-09-23 13:59:30
分享:

  辞去在城市的工作投身广袤乡村,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农人选择从事农业。他们不仅追求鱼肥稻香粮满仓的丰收,更追求自己梦想和价值的实现。时值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听他们说说田野之外的“丰收”。

熊姣军(拿话筒者)在解答问题。新华社记者 周勉 摄

  记者采访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时,她正在接待一个外地农民观摩团。面对众多种田“老把式”的提问,熊姣军耐心地一一回答。这几年,对各种农业新知识、新理念和新技术的熟练运用,让她成为大家的学习对象,不仅每年要接待10多批观摩学习团,还常常受邀去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学生讲课。

  这位自称是“科技感十足的现代农民”,12年前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白领。那时,熊姣军和丈夫每年的收入颇丰。然而,在大通湖度过的自由自在的童年时光始终在召唤着她。2011年,她和丈夫决定放弃上海的工作回乡种田,创办自己的农场。

  头3年,他们亏光了所有积蓄。在家人的支持下,熊姣军反思、学习、实践,跑遍湖南每所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直到第5年,熊姣军才算站稳脚跟。

  “回顾这十多年,虽然很不容易,但我的农业梦一个接一个都成真了,这对我来说是一种人生的‘丰收’。”熊姣军说,自己实现的第一个梦想、也是当时选择回乡的初衷,就是让种田变得轻松。如今,她一手打造的智慧农场已初具雏形,不仅通过一台电脑实现施肥打药自动化,还将种田成本减少一半。

  “第二个梦想是带动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也成真了。”熊姣军说,公司有员工36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其中包括10多名本科生和2名研究生。

  “第三个梦想是农业产业增收。”熊姣军说,自己和团队管理着2000多亩水稻、一个有机肥厂和1000多亩大闸蟹养殖基地,这几年公司发展蒸蒸日上。

  1991年出生的周贺曾在一家大型饲料企业上班。2015年,周贺回到家乡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镇湖堤村。

周贺在操作无人植保机。新华社记者 周勉 摄

  “我之所以选择返乡种田,就是要一步步实现自我价值,让自己和老乡通过种田致富。”周贺说。一开始,为了积累经验,他只流转了50亩耕地,大学学生猪养殖的他几乎每个月都往母校湖南农业大学跑好几趟,从零开始学水稻种植。“我应该是同学里毕业后回学校最多的人。”他说。

  每当有新品种和新农机上市,周贺都会向经销商和生产商仔细了解,向使用过的种粮大户请教,自己再琢磨对比。当确认适合湖堤村后,他才向村里的种田“老把式”们推广,带着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干。

  周贺2018年参选了村干部。如今,周贺的水稻种植规模已经扩大到1000亩,共有10多位60岁以上的村民跟着周贺干。在他的指导下,大家的水稻亩均利润从几年前的200元提升到400元。

  去年,湖南遭遇严重旱情,但湖堤村的水稻稳住了正常产量,这得益于周贺从春耕时就带着大家修水渠、备物资,提前做了很多工作。周贺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未来5年内,把村里的水稻亩均利润提高到600元。”

关键词:中国农民丰收节,新农人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