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惠惠联盟

95后“菇三代”返乡创业 拼多多助力菇农增收致富

来源: 长城网  
2023-05-11 15:48:48
分享:

  拨开一层层耳花,确认没有杂菌感染后,陈秀美走向菇棚外,通过控制系统检查温湿度参数。开春后,陈秀美种下的第一批银耳进入了最后的生长阶段。她每天巡护于各个菇棚间,通风、喷水,“要用心照顾这些银耳,在舒服的环境下它们才能烂漫盛放。”

  走进福建古田县极乐村,数十个菇棚藏在绿山腰间。凭借种植银耳,陈秀美和村内200多家农户们收入连年增加。陈秀美说,“以前我们的银耳虽被定期收购,但菇农收入不算多,没有定价话语权;有了新电商平台后,销路和收入都涨了不少,村民们种银耳更有动力了。”

  古田银耳,是这座闽东古城最具特色的名片。这里年产食用菌近90万吨,成千上万的农户靠食用菌生产摆脱了贫困。如今,在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的助力下,古田银耳搭“电商快车”逐渐进入全国消费者的视野,吸引着年轻一代的目光。

  银耳有着“菌中之冠”和“平民燕窝”的美誉,随着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产业化培植,如今银耳已走入寻常人家。 摄影:阿舟

  深山里的“平民燕窝”

  明清时期,天然品相好的银耳是皇家的专属珍馐。因其色白如银,形如人耳,也被称为白木耳、雪耳等,有着“菌中之冠”和“平民燕窝”的美誉。据《本草诗解药性注》记载,银耳“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

  在福建闽东山区,宁德市古田县冬暖夏凉、空气湿润的气候特点为银耳生长发育提供了绝佳环境。古田,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都”,每当外地顾客提问为何古田银耳产量多、品质好时,刘健总会先幽默笑答“翠屏山水,‘菌’子好逑”。

  上世纪50年代,为了建设我国第一座地下水电站——古田溪水电站,古田人舍弃了千年旧城,任它被淹没在水电站蓄水形成的翠屏湖下。翠屏湖每日散发着大量水汽,独特的小气候滋养着银耳的生长,反哺着古田人民。

  因翠屏湖带来的丰富水汽,让古田县这个闽东小县城成为“中国食用菌之都”。 摄影 传喻

  在刘健的记忆里,小时候父亲经常说,“种银耳最好要用山泉水,翠屏湖就是古田最好的礼物。”如今,28岁的刘健在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成为了拼多多丞悦食品旗舰店的店主。据他介绍,家乡耕地资源匮乏,却拥有闽江、鳌江及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翠屏湖,森林覆盖率超70%,全国银耳总产量的近90%来自这里。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尝试产业化培植后,银耳从宫廷贡品走入寻常人家,其种植产业成为古田县食用菌产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古田银耳”先后被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银耳的营养成分丰富,是现在‘养生族’的最爱,我们想把家乡的好农货推荐给更多人。”刘健说,“银耳产业也是帮助古田人从脱贫走向小康生活的主要途径,是我们古田人的根。”

  “菇三代”拿过接力棒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是一场三代人的接力。

  山区多,是古田难以改变的劣势。然而,勤劳的古田群众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将多山化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在古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与银耳结下深厚的情缘。据刘健的父亲刘传伟回忆,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家中的老一辈开始带孩子们学习段木栽培银耳的方法。传统的段木栽培模式步骤复杂且成品率较低,没有收益保障,经常“折腾了半年,反而赔了本钱”。

  1990年后,古田人在银耳瓶栽、袋栽技术上有所突破创新。菇农的效益大大提高,但背后仍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与汗水。刘健回忆,“爸妈每天夜里两三点起床,发现菇房气温低了就及时烧炭,气温高时再撤掉一些。”日子虽然苦,刘传伟不会抱怨,“凭着二十多年的经验,家里种银耳发生霉变的情况少了太多。科学还在不断发展,未来一定越来越好。”

  古田人找到了发展方向,银耳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菇二代”们致力探索培养基配料比,在传统的麦皮、蔗糖、黄豆粉等基础上加入茯苓、莲子粉等新配料,提升银耳软糯绵滑的口感,营养价值更高。而为古田银耳开拓新销路的接力棒,传到了以刘健为代表的“菇三代”的手中。

  银耳的生长周期在60天左右,为了保证银耳品质,刘健经常到菇农的菇棚看银耳长势情况。 摄影 阿舟

  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毕业后,刘健逆着父辈对他走出大山的期望,毅然回到了家乡。“父母靠种银耳撑起了这个家,现在该由我接过家里的担子,试试能不能给家乡出一份薄力。”刘健说,“种植银耳的劳动强度非常大。在产量和品质都提升时,如不解决销路问题,大家没有收入,失去了种植热情,家乡的好特产就太可惜了。”

  2019年下半年,刘健在拼多多开设了第一家店铺。凭借大学时试水电商平台有了一点经验积累,刘健对自己的小店信心满满。开店前,刘健走访调研——县里很多人试水过网售自家种植的银耳,但由于缺乏运营知识、不成规模往往以失败告终。但他依旧相信,拼多多用户数量庞大,只要银耳品质过硬,这次触网绝不会失败。

  踏踏实实的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店铺由每天一两单,到每天破百单,如今已每天发货超过一千单。四年来,店铺吸引了两万五千粉丝,累计拼单量超过150万。“拼多多平台给商家很多补贴,这份实惠我们也让利给了消费者。我们通过报名多人团、万人团活动,得到了平台的流量扶持,让百万消费者了解到古田银耳。”

  每年春节前后,大家最忙。木耳是年货节里最热销的农货之一,礼盒装木耳已成为送礼首选。今年1月,店铺每天收到近一万笔订单,大大超过了刘健的预期。店铺后台数据显示,银耳在广东、福建两地最为热销,全国范围内综合复购率可达30%。

  在古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与银耳结下深厚的情缘。如今,刘健的父亲,已经成为刘健的得力帮手,父子俩一起闯电商。 摄影 传喻

  2022年,刘健在拼多多平台上的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新的一年,他向1个亿销售额发起了冲刺。目前,县里有500多户种植户通过合作社集中采收、或散户定向收购的模式,在丞悦小店里把银耳发往全国。“每户平均一年种10万筒,可以拿到15万-20万的收入,有车有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刘健说,“我们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从村民手中采购,他们种得开心,种得放心,剩下的交给我就成。”

  产业升级,小银耳借新电商飘香全国

  银耳的生长周期在60天左右,22到25摄氏度之间最适宜,既不会抑制菌丝的生长,也不易生霉。因此,依靠传统栽培模式,5月气温升高后不宜种植,菇农们需要熬过夏日,才能种下新一批菌种。

  这种“靠天吃饭”的栽培模式正在成为过去。利用智能监测系统,菇农们可以通过手机远程监控菇棚内的温湿度、二氧化碳等指标,并完成雾化、喷水、除湿、补风、开天窗等操作,传统菇棚摇身一变“智慧菇棚”。

  “‘智慧菇棚’的应用带来了太多方便,减少了菇农们上下山的频率,也减少了病虫害侵入的可能性。”刘健分享道,“智能系统的价格不低,目前还没在全县普及,但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此外,古田县已有企业推行菌包生产托管、鲜品烘干托管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户生产效率。

  在拼多多开店4年来,刘健也感受到了消费者的显著变化——年轻消费者占比增多,更多人看中银耳的品质、营养功效,不再一味以低价优先。”对客服和评价区里的反馈,刘健会认真阅读,尽力满足消费者们的期待。

  刘健团队里的核心成员,基本都是高学历的年轻人。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95后”新新农人,正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崭新力量。 摄影 阿舟

  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的成功牵手,使得菇农们可以选用改良后的菌种栽培,探索种植更优产品的方法。与此同时,木瓜牛奶银耳羹、本草银耳、冻干银耳羹、银耳清露等十余款深加工产品将陆续上架,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在拼多多平台,包括刘健在内的95后“新新农人”数量超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占比超过13%。这些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代、高学历、懂经营、懂管理、擅长整合上下游的“95后”,正成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崭新力量。

  2022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近235亿元,超过50%的农户从事银耳产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时代下,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积极推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推动了食用菌走向更大市场的进程。

  结合银耳产业,古田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目前已成为全国电商示范县。刘健感慨,“大学生返乡创业做电商,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物流快递补贴、人才津贴……实打实给我们提供了太多便利,越来越多人愿意加入电商行列。”据古田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县里目前已有电商企业651家,电商店铺3492家。2022年,古田县网络零售额22亿元,同比增长122.8%。

  去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近235亿元,超过50%的农户从事银耳产业生产经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通过拼多多在内的电商平台,将家乡好货销出大山。 摄影 传喻

  “我们长期致力于通过与产地对接,从源头把控品质,并通过流量资源倾斜、百亿补贴等举措,助力优质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新的消费群体。”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更多像刘健一样的‘新新农人’,与平台携手发展家乡特色产业,带动家乡农户增收。”

关键词:拼多多,95后,返乡,创业责任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