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能全角度赏鉴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咏春拳的体感互动游戏,带领“小白”感知传统武术魅力;“识典古籍”平台,在掌上就能免费阅读上千本古籍……在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数字与文化跨界结合,碰撞出新的火花,催生了新玩法新业态,丰富了文娱新生活。
在屏幕上滑动手指,就能全角度赏鉴故宫博物院的文物。新华网 刘丰 摄
一位观展群众正在体验“数字文物”。新华网 蒋巧玲 摄
通过“数字多宝阁”,文物可通过电子屏立体化、全方位展示。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电子屏上“逛”故宫
今年首次参加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的故宫博物院带来了数字故宫体验区,用超炫的技术阐释文化内涵。“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文物知识图谱”等项目,让观众零距离“触摸”精美文物。在电子屏幕上,观众还能通过拖动、放大等操作,全角度欣赏文物的细节。
体验者模仿屏幕中的咏春拳拳师示范动作,完成几个动作后即可获得系统认证。 新华网 刘丰 摄
借助数字化互动终端,普通“小白”可自学咏春拳。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图为一位女士通过数字化互动终端学习咏春拳,引来客商围观。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小白”也能练咏春
观众站在屏幕前,根据屏幕提示,模仿屏幕中的咏春拳拳师示范动作,连续完成几个动作后即可获得认证,完成由咏春“小白”到“达人”的飞跃。
这款南少林咏春拳体感互动游戏,采用高清显示器、智能骨骼识别系统,加上精美的UI界面设计及动态人物抠像技术,带观众感知传统武术魅力。
观展商通过大屏幕观看数字技术修复后的老电影。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数字技术让老电影重现光彩。 新华网 刘丰 摄
老电影重现光彩
1922年的《劳工之爱情》、1948年的《小城之春》、1958年的《永不消逝的电波》、1999年的《那山那人那狗》……传统胶片电影,通过修复重现光彩。
电影修复一般要物理修复、数字修复、艺术修复三个环节。完成对胶片的物理修复后,修复师把胶片扫描成4K高分辨率的影片,再逐帧对画面上的划痕、脏点、抖动、闪烁等问题进行处理。艺术修复则可以运用技术手段进一步优化老电影,例如对一些虚焦重影的瑕疵镜头进行优化、给黑白老电影上色等,尽力复原老电影本身的“味道”。
今年3月,中国电影资料馆安溪数字资源中心在福建安溪揭牌成立,这是中国电影资料馆最大的数字备份库,旨在打造全球前三的电影数字化修复基地。
数字技术可将古籍“翻译”成掌上书籍,可以检索、阅读,还可以切换简繁体,方便读者阅读和学习。 新华网 蒋巧玲 摄
数字古籍兼顾“藏”与“用”
古籍,作为文物需要保护,作为文献又要为读者所用。如何兼顾“藏”与“用”?数字化是最好的方法。抖音上的“识典古籍”平台,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古籍资源智能化整理的生动案例。
这个2022年10月上线的古籍阅读平台由字节跳动与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共建,应用了文字识别、自动标点和命名实体识别等技术,不仅能将影印本上的文字提取整理,还能通过序列标注识别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等信息。
进入“识典古籍”页面,《周易》《左传》《礼记》等整齐陈列,随机点开一本,可以顺畅阅读,还可以一键转换简繁体等。截至目前,平台已上线《永乐大典》等1186部经典古籍,公众可免费检索、阅读古籍,让卷帙浩繁的古籍走出“深闺高阁”。(刘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