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长夜中,打更人执灯而来。他缓缓转身,手中惨淡的灯火照亮了“觉醒年代”四个大字——那是1915年,袁世凯复辟在即,外忧内患的中国风雨飘摇。消息传到日本,早稻田大学里,学生们掀起激烈论战。被误解围攻的陈独秀在李大钊帮助下脱困,二人相见恨晚,畅谈救国救民之道……北京广播电视台与开心麻花联合出品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觉醒年代》近日进行了内部试演。
音乐剧《觉醒年代》改编自43集同名电视剧,以李大钊、陈独秀传播马克思主义、相约建党为主线,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绘就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宏大历史画卷。音乐剧在保留电视剧有血有肉的人物刻画、浪漫壮阔的叙事语言的同时,采用通唱式艺术表达,串连33首原创音乐,贴合人物特点和情节需要灵活运用电子、交响、民族等多种风格元素,让整部作品的音乐呈现更加多元丰满。
几乎从头唱到尾的“通唱式”,在当前国内的音乐剧创作中还相当少见。“电视剧有43集,但舞台演出的时长要控制在两个半小时左右。通唱式音乐剧用歌曲串联所有的场景,通过时空的加速和交叉,能在压缩时长的情况下保证故事的完整性和多线叙事表达。”导演高瑞嘉介绍,这种形式也给演员们带来了极大挑战,以陈独秀的饰演者为例,整台演出的绝大部分时间,他都需要在台上,长而多的台词包含巨大信息量,很多唱段节奏极快,演唱难度极高。
“一旦唱错一个词,慢了一个点,就会赶不上后面的节奏,影响其他演员的表演。”陈独秀的扮演者之一赵梓冲表示,他逼着自己练出“肌肉记忆”,要做到一字不差。“我们几个人平时见面,会有人突然用某句台词起个头,大家就跟着往下接。”包括赵梓冲在内,刘思维、于晓璘、王培杰、区宁、李乐尧、崔恩尔等青年演员都“啃”下了将近4万字的剧本。
尽管保留了电视剧中的叙事主线,但音乐剧《觉醒年代》绝非电视剧高光情节的简单复刻。致敬电视剧中为人称道的鲁迅奋笔疾书,陈延年、陈乔年兄弟回首等“名场面”时,音乐剧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诠释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场景时,一段激燃的说唱极致地展现了鲁迅笔下的尖锐批判性;在展现晦暗动荡的时代氛围时,电视剧的还原考究令人赞叹,而舞台上则使用了写意风格的舞美灯光,凹字形的建筑结构打造成锈迹斑驳的水泥质感,渲染出山河破碎的悲凉,从缝隙中透出的光线,喻指觉醒一代寻找希望之光的坚定信念……
“每次排练,我们都会被荡气回肠的家国大义深深感动。”李大钊的饰演者刘思维说,“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表演,把这种情绪、把爱国深情传递给更多观众。” 4月28日至5月7日,这部作品将在世纪剧院迎来首轮演出。(记者 高倩 方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