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专题库

路子对了头,一步一层楼

来源: 爱济南新闻客户端  
2022-08-12 10:39:07
分享:

  近日,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调研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时,有两句话引发公众广泛关注:一是要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做好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等工作;二是要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嚼巴嚼巴两句话,给人的感受是既讲方法论,又重实际效果,非常务实。务实就务实在,刘强同志讲出了老百姓想说、要说的话,说得挺直白;非常符合新闻传播工作的规律,非常符合当前宣传思想文化传播工作的现状。笔者理解,这两句话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是一对因果关系,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没有了前因,后果免谈。

  先说第一句话: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做好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等工作。

  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所以提出这句话,作为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等工作的普通听众、观众之一,刘强同志的话很接地气,指出了当前新闻理论宣传工作需要努力的空间。

  笔者曾听过一些讲座、报告会,有的主讲人头衔一大堆,拿着“全国通用粮票”式的讲稿,对着听众侃侃而谈,台下听众心不在焉,结束时顺着主持人的恭维话,稀里啪拉、有气无力的巴掌声给讲座、报告会做了效果总结。某些专家学者不分对象、场合,拿着玄玄乎乎的讲稿到处用,必然难免曲高和寡。联想到我们有些单位部门开一些会议,台上念稿子,台下听众东倒西歪刷手机或闭目养神,有的干脆跑到室外吹牛、抽烟,能躲一会是一会,不愿进会场,惹得有的领导窝火发脾气。听众固然有听众的问题,听众经常如此,就该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也听过章丘市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参加的报告会,她说:我把十九大报告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用乡亲们的语言,给大家解读十九大精神。听完高淑珍的讲话,一批机关干部听众回报以热烈的掌声。都是讲话做报告,都是思想宣传理论工作,效果截然不一样,高下立判。

  中国14亿多人,思想宣传工作的主要对象是亿万百姓,厨子且知道众口难调的道理,做人的思想工作远比做人的口味的工作更为艰巨,缺乏针对性,不知道老百姓所思所想,不懂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失去了对象感无异于失去了方向感,自圆其说都圆不上,必然失去有效性。如果报刊杂志的文章、台上念的讲稿、面向公众的文宣,如此做思想宣传工作,讲给谁听、写给谁读、推给谁看、引导谁的灵魂?

  刘强同志讲到的形式问题,同样鞭辟入里,老百姓讨厌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的思想宣传工作,需要阳春白雪,但阳春白雪必须大众化、必须与时俱进,摸不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熟稔于“高大上”的自娱自乐,在老百姓那里只能是你玩你的,我走我的,恕不奉陪。

  再说第二句话: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

  我们的主流媒体是传播辐射正能量的主阵地,把“正能量”做成“大流量”,是新形势下,发扬我党思想意识形态工作光荣传统,发挥政治优势,宣传人民、团结人民、凝聚人民、组织人民,高扬主流价值旗帜,必须面对的严肃政治课题。对此,专职宣传舆论部门需要认真检视,自己秉持、传播的“正能量”是否有过硬的“大流量”,已有的流量与自己的职能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

  同时,我们许多机关部门的网络门户、公众号也是传播正能量主阵地的重要组成,是否形成了与自己职能相称的应有流量,是“大流量”,还是中流量,或是小流量,乃至是微流量?我们不去也没必要和一些网络大咖拥有的几百万、数千万粉丝、流量做简单的数字对比,但新闻传播工作规律必须尊重,宣传思想文化传播工作的现状必须正视。小和尚念经有嘴无心,对着“老外”听众作汉语方言演讲,不会有流量,这是1+2≠2的常识,“正能量”唯有形成“大流量”,才能有力支撑、弘扬我们社会的主流价值,才能统一思想,形成对全社会坚强的号召力、组织动员力。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48字方针明确:“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48字方针处处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方法论,就是做人的工作,做老百姓的工作。“大流量”的本质是一个个老百姓个人流量的累计叠加,这是个思想意识形态流量的大市场,是“正能量”、“负能量”的必争之地,缺乏对老百姓喜闻乐见语言和形式大前提的把握,或本领不足,忽视老百姓的个体流量,意味着自我退出或失去这个市场,既要占领该市场,却钻研市场不够,流量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正能量”没做成“大流量”,难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公说公理、婆说婆理的尴尬,没有统一意志的思想混乱必然人心涣散,必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前段时间,热搜上的一些热炒话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把握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方面冷静面对,思索沉淀。

  “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做好新闻宣传、理论宣传等工作”,是学问,是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坚持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的学问。因之,笔者认为,这也是个“路线”问题。对之如何把握,不是说功是做功,关键在于心理上贴紧、贴实群众路线。这方面有太多的语言朴实、形式鲜颖的榜样案例,如济南市政协的“码上商量”,对农村农民种子问题全程、全城商量;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核酸检测小贴纸”走进千家万户,为企业发展护航;济南公交公司感动百姓的“驾驶员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暖心服务宣传语,等等。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真正立足扎根于百姓,坐在百姓的板凳上,老老实实做好百姓一分子,把话说到群众酸甜苦辣咸的点子上,说到大众心坎上,讲清是非、讲好公理、讲出公信,百姓认定“正能量”就是自己的声音,人间正道是沧桑、邪不压正是天理,负能量就是负能量,“正能量”一定会变身“大流量”。

  当然,把握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并不意味着对某些声音被动附和、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不意味着之乎者也不能说、春秋典故不能讲,脚踏群众路线,背靠人心江山,贴紧贴牢百姓的“大流量”,理直气壮抵制负能量,坊间百姓有句话:路子对了头,一步一层楼。

关键词:山东,济南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