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无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创业型大学发展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因观察》书评
张森教授撰写的《美国创业型大学发展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因观察》(以下简称《基因》)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研究创业型大学发展的专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著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的研究及专著的出版对我国高校的办学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尤其是在我国高校日趋雷同、忽视特色,“追级”“逐高”的今天,显示出积极的现实意义、指导意义。
去年5月1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展及就业促进周有关情况。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会上介绍,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规模909万,同比增加35万。受疫情对就业的深层次影响,2021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在后疫情时代的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究竟面临哪些就业难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吴爱华在会上分析称,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压力,最主要的压力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吴爱华解释,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毕业生规模持续增长,高等教育普及持续深入发展,“人数的增长必然会带来就业的挑战”。而2022届毕业生1076万人,规模已突破千万!
而中国就业形势与技术的关系也日益密切。以去年为例,《新民晚报》分析,人才需求扩张的主要行业有高科技、医药健康行业中大部分企业经营以增长扩张为主,人才需求也同步上涨。高科技行业中集成电路、5G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更是人才扩招的主要领域,医药健康行业中生物医药、疫苗、检测试剂、在线医疗等领域人才需求增加明显。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行业的人才扩招需求尤为显著。此外其它行业均为人才需求稳定或人才需求缩减产业,包括半数左右的制造、汽车、物流、消费品、能源化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领域,能源化工行业以新能源、清洁能源、新材料、房地产、互联网、旅游/会展/酒店/餐饮、教育培训行业。
所有这一切向社会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科技技术从何而来?二是有强劲就业动力的高科技企业由谁创业?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学。《基因》一书以麻省理工学院等创业型大学为例,提供了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例证。
首先《基因》一书提出了“有创无类”的观点,认为任何层级的高等院校都可以成为创业型大学;技术创新需要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高精尖式的创新,同样需要解决普遍意义、普通民众的大众创新,而这类创新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
《基因》一书对我国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科技创新生态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建构价值。该研究针对大学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开展研究,不仅有应用价值,还具备以下特点:
1.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 系统介绍了创业型大学的特征、起源和发展。 对创业型大学系统相关概念提供了明确的定义, 如创业型大学、创业教育、创业型人才, 这些概念为后续理论探索和办学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2.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除采用常见的历史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个案研究分析法之外, 研究者还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基因观察”法,系统收集有价值的史料,剖析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为后续深入研究作了有益的铺垫。
3.例证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基因》以国际著名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高校为范例,历史阐释了创业型大学的内涵,详实清晰。研究从最初的办学理念,麻省理工学院的办学历程,其发展机理,最终凸显创业型学科建设的背景。包括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共同作用,师资的培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创设一流的生态的努力。罗斯霍曼理工学院等虽不是国际非常知名高校,同样是美国创业型大学和创新教育的范例。
4.成果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大学的社会意义和目的是什么?我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如何建设方向和路径?如何将专业培养与学生就业及人生高度契合,如何不仅仅通过课本和课堂来教学学生创业?最根本的是如何使学生的创业和自己所学的专业结合起来。而非简单的市场、社会经营模式的复制,甚至与体力劳动者的竞争?所有这一切都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此项研究成果对于回答此类问题提供了可借鉴和参考的思路。
5.本书提出了一个学界关注且易引发共鸣的观点:我国大学参与科技创新的常见路径是“产、学、研”结合;本书明确指出,这个口号只包括高校和企业两个实体,把政府排除在外,这与创业型大学办学的“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模式相悖。《基因》认为政府是建设创业型大学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三螺旋”更可以成为中国发展创新教育和技术孵化的一个特色。也是我们努力建设创业型大学强劲的后发优势。(作者戴建兵,中共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