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那些成年人,别忘了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 长城评论

来源: 长城网  
2021-06-01 09:03:00
分享:

  长城网特约评论员  马青

  朋友圈里读到一对父女在儿童节前互相写的信。爸爸在出版社工作,女儿是十岁小学生。

  女儿对爸爸提了两点意见,一是爸爸有一次忘了老师的通知,害她被批评;二是爸爸是数学系毕业的,却连她的数学题也不会,还忘了帮她查。信里提了个小愿望,家里除了金鱼什么都不让养,可她想养仓鼠。

  父亲在给女儿的信里提了几点希望,一是健康快乐,就是要注意“瘦一丢丢”,以及“别让酒瓶似的小眼镜来缠上你”。二是希望不生气,他承认自己有点笨,看不懂女儿的小心思,但是千万别生气,有什么事和大人说。第三是希望努力学习。

  信里是一种商量的、平等的口气,仿佛爸爸正微笑地蹲在女儿面前,用她能听得懂的语言和她聊着天。曾有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和老师跟孩子说话的时候蹲下身,与孩子平视。视角为什么重要?

  《小王子》剧照。

  假想一下,我们回到了儿童时代,此刻由大人牵着手,挤在人群中,我们的眼睛前面永远是其他大人的屁股,视线唯一能穿越的是大人们的腿缝,连呼吸的空气都更浑浊,这样的环境,我们会觉得舒服和安全吗?

  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我们应该提供两个不同的社会环境,一个是为成人的,另一个是为儿童的。那么,不妨以此为标准来做一个思考题,今天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怎样适宜他们的社会环境。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我们的法律环境正在不断完善中。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6月1日正式施行,扩增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等内容,新增了“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专章,强调对于因监护缺失而身处困境的儿童,政府应兜底保障;明确未保协调机制的具体工作由民政负责;街道和社区等基层单位需要设置专人专岗来负责未保工作,真正让未保工作可参考、可操作、可执行。

  但社会环境却还是有不少令人遗憾之处。在一部分人眼里,儿童并不可爱,反而是麻烦,所以飞机火车上如果有孩子哭闹不止的时候,周遭人厌恶、嫌弃的眼光,足以让孩子父母心态崩溃。曾有一对夫妇在飞机上挨个座位留一封信和一份小礼物,解释自家宝宝还小,有可能哭闹吵到大家,请求谅解,这个做法被很多人盛赞,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做也抬高了对婴幼儿的理解门槛。这是高尚的行为,而不能被当成出行标配。对“人类幼崽”的迁就,是成年人的责任,是社会繁衍之必须。

  对婴幼儿都欠缺耐心,更不用说是大一点的孩子了,一旦犯了错,“熊孩子”标签一定盖你没商量。而一盖上这个章,仿佛成年人就拥有了某种“豁免”特权,和孩子相争就不叫以大欺小,而变成“你父母不教训你,我代表社会教训你”。

  问题在于,这时的“熊孩子”可能是没有自控力的低龄幼童,可能是不小心无意识犯的错,可能是没有恶意的调皮捣蛋。而那种主观恶意重的故意违法犯罪者,在未成年人中毕竟是极少数。更何况,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分轻重一律冠之以“熊孩子”的称呼,只能说明社会耐心真成了稀缺物。没有宽容心、同理心的成年人,内心深处才是真躲着一个“熊孩子”吧。    

  另一个不够友好的领域是消费领域,儿童经济被很多人紧盯,和儿童有关的消费品简直目不暇接,可是,儿童消费品质量如何呢?今年以来全国12315平台接到儿童用品投诉举报5.16万件,同比增长152%。就更不用说,本来不该出现在儿童消费领域的盲盒、直播打赏,也都不断向未成年人伸出了诱惑的钩子。儿童节,不应该是儿童消费节,更不能是消费儿童节。

  有人说,如果成人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儿童,那么,他就不能给孩子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就不会去克服他自己与孩子之间的冲突。我们能蹲下身去,让自己重新站在儿童的高度去观察一下世界吗? 

关键词:六一,童年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