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邓玉华(中)和读者合唱团一起演唱《情深谊长》。汪凯戈 摄
1964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首演,次年被拍成电影,演员达3500多人,观众数以亿计,不仅创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奇迹,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57年后,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致敬经典·艺术里的红色记忆”系列公益活动第二场暨首场文化沙龙“话说《东方红》”在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举行,当年参加《东方红》演出的李光羲、林中华、赵青、才旦卓玛、邓玉华5位老艺术家相聚一堂,以对话形式分享这部经典巨作创作、排练、演出过程中的难忘故事,千余名读者参加活动。
伴随着电影《东方红》中恢弘雄壮的乐曲响起,5位老艺术家年轻时的影像轮番登场,瞬间带领大家重回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亲爱的同志啊!你可曾记得,在那战火纷飞的黎明,在那风雪弥漫的夜晚,我们是怎样地向往啊,向往着胜利的一天!”1964年,33岁的林中华在《东方红》中担任朗诵主持,如今90岁的他依然嗓音洪亮、思路清晰,现场为观众朗诵了《东方红》中的经典诗句。他清晰地记得当年骑着自行车前往西苑旅社面试的情景,“我当时准备了《长征》和《黄河大合唱》两首诗朗诵,内心非常激动和忐忑。”他深情地感叹道,“我一辈子只穿过一套衣服,就是军装;一辈子只做过一件事,就是用声音歌颂党、歌颂祖国和人民。”
5位艺术家中最年长的李光羲已92岁高龄,曾在《东方红》中演唱著名抗战歌曲《松花江上》。他说:“3000多人在一起,从排练到演出,大家都怀着满满的荣誉感、责任感。这是一次难忘的艺术教育、专业教育和人品教育。”在《东方红》中一展歌喉的还有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今年84岁的她因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而家喻户晓。为了将自己的心情分享给大家,她专程从成都飞来北京。才旦卓玛表示,自己亲身经历了西藏民主改革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少数民族演员代表参演《东方红》非常荣幸,更加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祖国的伟大。
“五彩云霞空中飘,天上飞来金丝鸟。”这是《东方红》中一首反映红军和彝族人民鱼水深情的插曲《情深谊长》,表达了红军到来时彝族同胞的喜悦心情。这首插曲由歌唱家邓玉华演唱,她回忆起当时接到试唱任务后,十分忐忑,担心自己的唱法得不到观众喜欢,直到得到周恩来的肯定后才放下心来。这首曲子的领舞、艺术家赵青今年已85岁,当时剧组要求赵青不仅要跳领舞,还要跳群舞。她回忆说:“在此之前哪有主演跳群舞的呢?这就是《东方红》的作风,就像雷锋所说的‘螺丝钉’精神。”邓玉华对此也有同感,她说:“参加《东方红》的演出让我深受教育和感染,几乎每一场都会感动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