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档的10部影片中,有两部实现了口碑和票房的逆袭,一部是张艺谋的《悬崖之上》,另一部就是《扫黑·决战》。
《扫黑·决战》由吕聿来执导,姜武、张颂文、金世佳等主演,影片刚公映时,排片只有6%,排在第六位,但到了5月10日,该片的排片上升到了19.4%,仅次于《悬崖之上》。上映10天,取得了2.36亿元的票房,大大超出了预期。网评分也达到6.5分,仅次于《悬崖之上》。
一部以“扫黑除恶”为题材的电影,是如何赢得了观众的心?
答案或许可以从有些观众的“不满”中找到。有小部分观众认为,《扫黑·决战》看起来有点像法制类电视节目,影片中出现的很多素材,都在以往的节目中有过报道。有人甚至认为,这是一部堆砌扫黑除恶案件素材的影片。
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观众说的有道理。《扫黑·决战》中的很多情节如拆迁过程中打死人、水泥地里埋尸体、被监视人员莫名跳楼自杀、有人背后煽动群众闹事等,都能在法制节目和社会新闻中看到,这部影片无非是重新编排了这些素材,将它整合到一个完整的故事里而已。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文艺作品最重要的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关键是塑造了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形象。这里面,既有扫黑除恶专案组组长宋一锐这样的正面人物,也有魏河县县长曹志远和他开夜总会的弟弟这两位反面典型人物,而且正反面人物塑造都很成功,影片遵循了正视现实的原则,将地方黑恶势力的权力运用伎俩和对抗组织审查的处心积虑,毫无遮掩地展示在了观众的面前。
不得不说,由张颂文饰演的曹志远,是片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一个反面典型。作为一县之长,曹志远一出场就在会上正气凛然地对着台下说:“有任何人跟恶势力勾结在一起,我是见一个抓一个!”但随着情节的发展,曹志远的本来面目逐渐浮出了水面,原来他就是片中所有案件的幕后指挥者,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双面人。”
影片对曹志远内心世界的挖掘很充分。他平常谨言慎行,从来不出现在声色场所,每天都加班到深夜;他对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非常厌恶,但碍于亲情,每次都替他收场;他有一个情人,对这个情人也很温存体贴。不过这些都只是他性格的一面而已,等到扫黑除恶专案组逐渐将视线转移到他身上时,他的丑恶面目才暴露了出来。
有了曹志远的成功刻画,观众很容易理解魏河县之所以恶势力横行的原因。原来孙志彪的猖狂,底气来自于曹志远是他哥。曹志远之所以一开始不把扫黑除恶专案组放在眼中,是因为他背后还有一个势力更大的爹。《扫黑·决战》对黑恶势力真相毫不留情的揭露,恰恰证明了党与国家惩恶除奸、打击黑势力毫不动摇的决心。
《扫黑·决战》并不是一部大制作电影,姜武、张颂文等也不是流量明星。从剧作的结构来看,影片也并不完美。但就是这样一部质感粗粝的作品,因为接地气,不伪饰,反而赢得了观众的信任。在真实面前,任何的套路都黯然失色。《扫黑·决战》的逆袭,给今后类似题材电影的创作,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记者 王金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