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文娱看点

《典籍里的中国》树立文化综艺节目新标杆

来源: 北京晚报  
2021-03-11 11:13:51
分享:

  牛年伊始,央视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穿越剧”的形式全新亮相,撒贝宁和倪大红饰演的伏生,跨越九个朝代古今对话识读《尚书》,点燃观众热情。这一期节目创下同类型题材的收视新高,口碑评分也飙升至9分,成为文化节目的新标杆。而在此后,因为排播原因导致新一期节目迟迟未能播出,吊足了观众胃口。3月7日晚,《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千呼万唤始出来,节目聚焦中国首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古今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成为这一期节目的高能时刻,很多观众被节目中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燃到热泪盈眶。

  第二期节目《天工开物》延续了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个核心思想、一个文化故事的讲述方式,核心人物是《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这依然是一个自带大家风骨和人格魅力的历史人物。本期节目在戏剧呈现上横跨宋应星的青年、中年、老年时期,以他和哥哥宋应昇、友人涂绍煃的珍贵情谊贯穿始终,讲述宋应星如何在六次科考屡次不中的逆境下,靠着兄弟们的支持与鼓励,把多年走访大江南北了解到的生产方式和工农技术都记载下来,最后创作出《天工开物》。兄弟三人共同道出那句“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成为节目中的第一个“燃点”。

  《典籍里的中国》这部“穿越剧”最让人感到惊喜的是它双向穿越的表现模式,即“今穿古”交织“古穿今”。第二期依然让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古人“穿越”:宋应星在“穿越”过程中,见到了高铁、C919、长征火箭、月壤、“奋斗者”号,最终在稻田里与袁隆平院士实现了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与三百多年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遥相呼应。节目中,用尽一生心血著成《天工开物》的宋应星一直想知道这部书在三百年后是否还有所流传,当他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时,不禁连呼了不起:“天下人衣食富足,我无憾了!”而观众也从中感受到自古至今一脉相承的科技创新,这成为节目又一个让人“泪奔”的燃点。

  最后,宋应星怀抱袁隆平院士送给他的超级稻“回归”自己所处的时代,最后一次的回眸和拱手,为这期节目画上了温情与激情共存的句号。很多网友都表示,非常喜欢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流转的闪亮故事和伟大人物。

  《典籍里的中国》刷屏的背后,是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从电视表达优势出发,综合运用创新科技手段,打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沉浸式体验,让存在于“故纸堆”和“象牙塔”里的传统文化,打破时空间隔引发共鸣。把古代典籍变成可视化、故事化的作品,还有赖于创作者的用心和专业。据悉,仅第一期节目《尚书》节目组就咨询了65位相关专家,查询68本相关书籍和上千篇论文,整理几百万字的资料,剧本前后修改多达53个版本。

  节目的成功当然也离不开演员在人物塑造上起到的画龙点睛作用。第一期节目中,倪大红饰演的伏生惊艳到了观众。第二期节目对于李光洁的表演,网友也一致点赞。“一个人将宋应星青年的意气风发、中年的坚韧不懈、老年的慈爱豁达都表现出来了。”“感觉历史书上的人物活了。”

  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从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实传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厚重,而观众也比我们想象得要深沉。中华典籍之中,本来就有更值得珍视,也更值得传播的精神传统,而如今的电视观众,也欢迎,并且完全能接受更深邃的思想内核,只要你找到更合理的表达方式。 (本报记者 邱伟)

关键词: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责任编辑:张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