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纵论

【长城评论】给高校就业率挤一挤“水分”

来源: 长城网  郭慧岩
2020-06-23 18:08:09
分享:

  近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出通知,将全面开展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坚决杜绝“虚假签约”“被就业”以及“就业率掺水、造假”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就业统计工作真实准确。

  与往年相比,这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复杂严峻。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无论对学生、高校还是相关部门而言,都是不小的压力。也正因此,就业率等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更显珍贵。

校园招聘会助力毕业生就业。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影报道

    目前“稳就业”“保就业”已成为共识,从国家层面到各个地方出台了多种举措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随着复工复产及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一些地方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正在爬坡,这当然是好现象。

  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信访平台、学信网等收到情况反映,个别高校可能存在就业统计数据不准确、程序不规范、虚假签约等问题。

  教育主管部门及时发布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核查工作的通知,提醒各地,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大问题,不容丝毫虚假,把心思用在对学生、对社会真正负责上,而不是投机取巧在数字上耍手段、玩心眼。

  事实上,一些高校在就业率上玩数字游戏,已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2006年,教育部就提出对就业率作假者实行“一票否决制”。这些年经过治理有了明显改观,但并未根除。

  从根本上来说,就业率之所以能够成功“注水”,还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

  于高校而言,就业率的数字越漂亮,政绩就越好,好政绩带来的好处、利益不言自明,在这种一味追求政绩的思想下,就难免出现就业率掺水、造假。

  另外,外部压力也是一个因素。比如,某地要求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不达标的学校主要领导将被约谈。这无疑会对高校而言形成巨大压力。

  无论确定什么的任务、目标,都要从实际出发,如果过分追求数字,反而会变相逼高校造假、掺水。

  于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只有扎扎实实做好对就业率统计程序、统计结果、就业材料等核实工作,才有可能挤掉“水分”,而不是报多少就是多少,落入不加审核、不做监督的形式主义。

  目前已有高校开始了这项工作。比如江苏大学要求各学院对本学院就业数据开展自查,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铜陵学院将通过电话抽样、查阅就业证明材料等方式对就业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核查,记录核查结果。

  期待更多高校将此工作落实到位,让每一个数字都禁得起核查,把该做的工作扎扎实实做到位,高就业率自然水到渠成。(郭慧岩

关键词:高校,就业率责任编辑:杨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