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据民俗专家介绍,七夕节始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唐宋开始盛行,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关于七夕节,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中的织女是玉帝的女儿,她私自下凡与牛郎相爱并生育了一双儿女。可是玉帝硬逼织女离开人间回到天宫,只允许她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与牛郎和儿女相见一次。传说到了七夕之夜,地上的所有喜鹊都要飞到苍穹的银河上搭“鹊桥”,让牛郎织女踩着鹊桥得以团圆。还有传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在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就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谈话声。当然这个传说只是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在现实中,“牛郎”和“织女”是两颗比太阳还要大的恒星,它们之间相距16光年(约有160万亿公里),银河也不是“河”,而是比牛郎星和织女星更加遥远的恒星群。因为遥远而又密集,星光连成一片,视觉上就成了一条“河”。
有人说,七夕节是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七夕节所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感情,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但在我看来,传统七夕节的内涵,也并非单纯与爱情有关。在牛郎织女七月初七相会的故事产生之前,七夕节便已存在,这从它众多名称中即可看出。七夕节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广东则称为“七娘会”,台湾称“拜床母”。
七夕节之所以被大部分地区称为乞巧节,是因为每逢七夕,都会有很多女孩仰望天空,一是穿针乞巧,乞求织女能赐予她们心灵手巧;二是乞智诉心愿,乞求青年男女自身技艺等越来越高,并诉说梦想;三是乞求子嗣,表达了人们对于子孙满堂的热切期盼;四是“七夕食巧”,即求取美好甜蜜的未来。总之,正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在七夕节这天,世间无数有情男女便会在夜深人静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婚姻上的巧配和姻缘美满、生活幸福。
七夕节还被称为女儿节,或称作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女孩们在这个节日的晚上要乞巧,还要仰望天空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除了乞求针织女红技艺娴熟之外,还有就是为婚姻巧配。
七夕不仅内涵丰富,习俗也多姿多彩。
乞巧。就是姑娘媳妇在七月初七晚上聚在月光下,摆一碗清水,各自取绣花针,进行投针验巧。浮针于水面,看水底月影,散如花,动如云,以此判断女红巧拙。月影下,谁的花云美丽,谁的手就巧。还有一种叫赛针比巧。就是预备黄铜制成的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穿进了就是手巧。其实,古人乞巧并不限于七夕这一天,原来正月和八月、九月都可以乞巧。直到宋代以后才有了七夕乞巧。宋元时期,七夕节乞巧变得越发隆重,还出现了专门卖乞巧编织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
拜月。七夕夜,古代女孩们要拜月,拜月前要先沐浴,浴毕换上盛装,姐妹们聚集户外,摆上时令瓜果,点燃香烛,仰望天空,朝天祭拜。此时香烟袅袅,轻衫飘飞,静默中对月倾诉心愿。
我国地域广阔,七夕节民俗各地多有不同。在广东,人们早在六月就着手准备,把稻谷、麦粒、绿豆等泡在碗里,让它发芽,临近七夕时,便扎糊起一座鹊桥,还会制成精美的手工艺品。七夕之夜便在厅堂中摆放八仙桌,供拜织女。西南地区年轻姑娘有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的习俗,传说这样可以使人年轻美丽,找到如意郎君。胶东地区有在七夕拜七神姐的民俗,妇女们穿上新衣,欢聚一堂,盟结七姐妹。香港不少家庭也仍保留着七夕购买“七姐衣”于当晚祭拜七姐的习俗。台湾七夕是七娘娘的诞辰,七娘娘是儿童保护神,床母是幼儿的保护神,台湾人在这一天有拜床母的习俗。
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七夕节也有独特的饮食习俗。两汉以前多为尝黍饼;魏晋南北朝时流行吃汤饼;唐朝这天则吃斫饼,意味圆满;宋代时,巧果、荞、花瓜及晚清年代“红娘自配”等食品比较流行,这里说的巧果是江浙一带的油炸小食品。花瓜是七夕这天,待字闺中的女孩在瓜果表皮上雕绘上一些图案成为“花瓜”,蒸煮食用。“红娘自配”则是用大虾和鸡茸辅以多种配料,烹饪而成的美食。
农历七月初七除了是七夕节外,据汉代《孝经授神契》所载,书中有“奎星文章”,后世把“奎星”写作“魁星”,这是一位保护天下读书人的神祇,其诞辰也是七月初七。另外,《世说新语》中记载,七月初七东晋名士郝隆谷中仰卧,意在“晒书”,这一天又被称为晒书节。这些风俗与七夕节凑在一起,浪漫而又热闹。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但愿所有乞求美好姻缘的人们,都能心想事成,幸福美满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