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爱国情 奋斗者】张鸣:“蓝盔”男儿的虎胆雄风

来源: 山西日报  
2019-05-24 08:58:36
分享:

      人物简介

      张鸣,男,25岁,临汾市洪洞县赵城镇沙桥庄村人,2011年应征入伍,在河南洛阳陆军某部服役。2017年主动请缨,以中国军人身份远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担负UNHouse外围观察警戒、武器禁区巡逻、难民营搜查等任务。他临危不惧、发挥出色、成绩突出,先后荣获“蓝盔飞虎”“飞虎标兵”等称号与“和平使命”荣誉勋章。今年4月24日,当选2018“感动山西”十大人物。

      “作为维和官兵,我们要有大国军人的自信和担当,努力履行好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2017年冬,一个年仅23岁却当兵已近6年的山西洪洞小伙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远赴有“世界火炉”之称、饱受战乱肆虐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南苏丹的维和之旅。这是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每一天都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不辱使命,展现了一名中国维和战士的使命与担当。他,就是张鸣,因维和成绩突出,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获“蓝盔飞虎”“飞虎标兵”等诸多荣誉称号。
主动请缨,维和南苏丹。

      ——他有大国军人的自信担当

      1994年,张鸣出生在洪洞县赵城镇的沙桥庄村,2011年底他应征入伍,在陆军某部服役。2017年7月,当部队接到上级通知,开始抽调第四批人员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时,张鸣主动请缨报了名。然而,要参加维和,光有满腔的热情远远不够,还必须有良好的体能和扎实的技能。紧接着,张鸣和战友们被安排到河南庇山进行集训。

      顶风沙、战酷暑,整整3个月的行前训练,张鸣他们加钢淬火,完成了几十个科目的强化训练。每周只休息一天,早上5时起床,晚上还要加班加点,只为熟练掌握各项技能,更好地完成维和任务。

      在此期间,他们还要接受上级的考核。看着一部分战友失落地离开,张鸣暗下决心,用最佳状态去迎接各种挑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顺利通过考核,正式成为中国第四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中的一员。

      “经过三轮淘汰,很幸运我最终拿到了飞往南苏丹的机票!对于军人来说,这是无比自豪的事。”即将出发前往南苏丹时,张鸣在他的笔记中这样写道:作为维和官兵,我们要有大国军人的自信和担当,努力履行好使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军人的良好形象,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就这样,2017年11月28日,张鸣一行700名维和官兵远离祖国,飞往一个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地方——非洲南苏丹(朱巴)执行维和任务。历时一天一夜,他们顺利抵达南苏丹(朱巴)机场。

      虽然之前有心理准备,但当张鸣踏上南苏丹这片土地,面对陌生的环境、坑坑洼洼的道路,看到扛着武器满大街跑的当地武装人员后,仍然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刚下飞机,就感受到这个位于赤道国度的炙热。”张鸣说,炙热的天气让人难以适应。

      “我站在队伍当中,看着周围的环境,映入眼帘的并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高楼大厦,看到最多的只有当地人缓慢的步伐。从他们的神情当中,可以看得出和平统一、停止战乱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是南苏丹给张鸣留下的第一印象。
穿越战火,不惧艰与险。

      ——他有英雄男儿的勇敢坚强

      车队缓缓驶入面积仅有1平方公里的UNHouse,一会儿工夫便到达了中国营。在异国他乡,这里是维和官兵温暖的“家”,张鸣他们要在此生活和战斗一年。按照联合国任务区分,中国维和步兵营的任务主要有:UNHouse外围观察警戒哨位、武器禁区巡逻、难民营搜查、UNDP联合国副特别代表护卫、各类长短巡逻护卫任务,以及联合国赋予的其他各项任务。

      “UNHouse外围武器禁区巡逻,存在着诸多随时可爆发的未知危险。时常会有不明武装人员持枪闯入我们武器禁区,有时甚至与我们枪口相对,情绪都异常激动。有时他们还朝天鸣枪,欲警告并恐吓我们,要求我们不要处置他们的错误行为……”张鸣说,每每遇到这种危急情形,他们都会与随行的联合国警察进行协商,并及时向联合国报告具体情况,然后由联合国警察出面协商,武装人员最终都会妥协,退离UNHouse武器禁区,使事情得以平息。

      难民营搜查,则是针对联合国难民营所进行的安全大排查,安全风险极大。在维和营地附近有两个难民营,人员种族和各方势力都鱼龙混杂。虽说每个难民营都有内部安保组织,但都不是很太平,矛盾冲突依旧不断。每次搜查,都会查获许多管制刀具,甚至枪支弹药。

      除此之外,诸如聚众闹事、持械斗殴、游行示威等事件时有发生,维和战士还有被传染疟疾等病患的风险。

      有一次,难民营中一个小孩的偷窃行为引发两个难民营人员之间的冲突。从一开始小部分人员的持械斗殴,最终演变成上千人的大规模冲突。这些人手拿砍刀、木棍、长矛,与张鸣执勤的哨位近在咫尺,危险就在身边。

      “当时石头、木棍乱飞,虽然我穿着钢制护具,但是随时有被误伤的可能。”张鸣一边向上级汇报,一边喊话驱离,最后在联合国警察的帮助下,平息了骚乱。“那种场面是我从未遇到过的,至今想起仍然揪心!”张鸣不无感慨地说。长巡护卫,是任务中最繁重的,需要在野外宿营,水电自给自足,食物供给也很有限。当地道路或陡或窄或颠簸,车队艰难前行,还要时刻警惕武装分子的突袭,维和战士们的精神高度紧张。

      “我参与过两次长巡,每次大约十几天。在赴耶伊长巡中,最惊险的一夜就是3名持枪分子在距离我们基地150米处朝天开枪,我们进行了应急处置。”张鸣说,“记得另一次从詹布长巡回来后,接替我们的联合国维和友军曾遭遇不明武装人员的袭击……”

      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每次遭遇险情,张鸣都没有退缩,勇敢坚强、镇定自若是他的品格。2018年9月下旬,作为中国维和步兵营的一员,张鸣被联合国授予了和平荣誉勋章。在和战友完成当天的任务后,他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将近一年的时间,承载着诸多艰辛与不易,美好的时光,留下了许多难忘与回忆。这个地方,铭记了一些难以忘却的事情。故事还长,路也还要继续走,希望对得起自己,也不负众望,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中国军人!”

      ——他有爱国爱家的赤子情怀

      “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繁荣昌盛才能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这是张鸣执行维和任务最深切的感受。当他看到南苏丹那些本该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孩子们,因为战乱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一看到中国维和官兵,总会追在巡逻车后面大

      “Chinagood!”,希望能够讨得一些食物时,总是心生恻隐,感叹和平与温暖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

      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再次报名参加维和,为部队争光,为祖国争光!”张鸣说。赤子之情可见一斑。

      对于维和的艰险,张鸣的家人心知肚明。漫长的分离,加之很多时候通讯不及时、不畅通,让家人们整天提心吊胆、寝食难安。尽管如此,他的维和之举仍然得到了家人们的支持。

      “出征前,家人驾车行驶了近5个小时的路程来看我。虽然一直在克制,看到亲人们的瞬间,我的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张鸣说,那一刻自己的心情很复杂,他无比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离别的那一刻,他向家人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那么遥远又不安全的地方。“儿子出国了,那么远,有点舍不得!但是他出去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以国家任务为重!那边环境比较恶劣,保重好身体!放心,家里不用他操心!”张鸣的母亲李小连说。

      “我知道,远方的亲人牵挂我,就像我牵挂着他们一样。每一天在梦里都是家乡的挚爱,每一天在现实中都是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从没有在这样的实战环境里锻炼过自己,我感觉只要自己努力,就不会给人生留下什么遗憾!”张鸣一直将一名维和军人母亲说过的话作为座右铭:“儿子对祖国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为国争光、维护和平是张鸣的追求,而平安团圆、其乐融融则是家人的期盼。维和任务结束后,张鸣凯旋的那天,家人做了一餐丰盛的家乡饭,为他庆功。

      今年4月24日,张鸣当选2018“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对他这样评价:忠心耿耿,不远万里征程;蓝盔熠熠,无惧酷暑险惊。维和南苏丹,挺立中国营。任尔风高浪涌,英雄壮志在胸。人们由此认识了这位来自洪洞的“蓝盔”英雄。

      山西日报记者刘瑞强山西晚报记者刘江

关键词:爱国情,奋斗者,军人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