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近日正式宣布,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我国煤电机组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7亿千瓦以上,占全部煤电机组75%以上,提前超额完成5.8亿千瓦的总量改造目标,加上新建的超低排放煤电机组,我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煤电机组已达7.5亿千瓦以上;节能改造累计已完成6.5亿千瓦,其中“十三五”期间完成改造3.5亿千瓦,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3.4亿千瓦改造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总量目标任务提前两年完成。
污染——这个巨大的标签正在从煤电行业身上慢慢消失……
排放标准严于发达国家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在能源供应结构中占约60%,煤电在电力供应结构中占比超过一半,是中国电力供应的基石。但在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煤电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全面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有利于提升清洁、高效、高质量发展水平。
2014年6月份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要“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同年9月份,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对煤电行业全面落实“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加快升级与改造、提升高效清洁发展水平等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为推动煤炭清洁利用,实现煤电行业高效清洁发展,自2014年以来我国开展了大量工作推动国内各发电企业实施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程。一方面,在现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基础上推行更为严格的煤电能效环保标准,要求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机组污染物排放基本达到或接近燃气轮机排放限值。另一方面,为引导企业主动开展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明确超低排放电价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增加的改造和运行成本。
经过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我国煤电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年排放量大幅下降,供电标煤耗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2年至2017年5年间,在全国煤电装机增幅达30%的情况下,电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量下降幅度达86%、89%、85%。煤电机组供电标煤耗从325克/千瓦时下降至312克/千瓦时。据此测算,2017年节约原煤约8300万吨以上。
“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全世界最大,现在超低排放改造的基础容量已经超过7亿千瓦,这在全世界绝无仅有。”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院长朱法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原来我国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比发达国家宽松,但现在燃煤电厂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水平已经与燃气电厂接近,甚至比发达国家的排放要求严格50%以上。
改造后仍具备成本优势
由于电力行业的机组污染物排放集中、易于管理、见效较快,便于通过电价等支持政策疏导,因此在煤电行业率先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大幅度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既能为治理大气污染做出贡献,也能为其他燃煤行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煤炭的清洁、高效、高质量发展。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调动煤电企业实施改造的积极性,国家制定了电价、发电量、排污费等多项支持政策。对达到超低排放标准的新建机组和现役机组分别给予0.5分钱和1分钱的电价补贴;适当增加超低排放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数,原则上奖励200小时;污染物排放浓度低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限值50%以上的,切实落实减半征收排污费政策。
河南是推动超低排放改造较快的中部省份,2017年底已全部完成具备条件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比国家要求提前1年。河南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主任镐俊杰介绍说,河南省新建的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机组“环保监控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该系统实时监测各发电机组污染物排放数据,掌握实时污染物排放最大和最小的机组,利用动态轮播的方式,实时播报污染物超标的电厂和机组。以数据、图标、颜色变化等形式提供多样化的数据展示及超标预警功能,为减排调度提供技术依据。
虽然超低排放改造将加大煤电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改造后的发电成本仍然显著低于燃气发电。“超低排放改造的成本电价约0.5分/千瓦时至2.5分/千瓦时,国家对超低排放的电价加价是0.5分/千瓦时至1分/千瓦时,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后的发电成本仍低于燃气发电。”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唐飞分析说,2017年全国气电平均上网电价为0.665元/千瓦时,燃煤上网电价加电价加价后仍不到0.4元/千瓦时,比气电上网电价低1/3以上。
煤电改造经验值得推广
“目前来看,常规煤电机组的节能、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已非常成熟,但西南地区高硫无烟煤机组实现超低排放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仍有待继续开展技术研发。”唐飞说,由于近年来整体负荷率偏低、参与电网调峰等因素,煤电机组低负荷运行时间加长、变负荷运行频次和启停频次增加,煤电的能效水平和烟气治理系统的稳定性均受到了影响。
虽然我国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已经获得巨大突破,但仍然存在进一步深入推进的空间。对此,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提高煤电机组能效水平、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督促各地和企业落实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逐年目标任务,加大推进西部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力度,确保西部地区按期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事实上,从当前全国各类污染源排放总量来看,煤电机组烟尘(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13.7%和9.1%,我国煤电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得到强力控制,煤电已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最主要因素。未来煤炭清洁发展的主要战场还应放在其他用煤领域。
目前,大量的煤炭用于农业生产用煤、商业及公共机构用煤和工业小窑炉的散煤消费,另有大量煤炭用于工业锅炉和原料用煤。与燃煤电厂相比,1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于电厂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上百倍。我国目前电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仅约为53.9%。相比于世界平均水平(62.7%)和发达国家水平(美国91%、欧盟76.2%),中国的电煤比重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的经验,已经开始在钢铁等其他行业的节能减排中运用。”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提高煤电先进超低排放、节能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应用力度,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进一步减少电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煤电超低排放和节能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到其他燃煤行业。(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王轶辰策划编辑:王薇薇、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