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新闻频道 >> 速读中国

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2018-08-08 10:11:19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腹地,由凌汛期的黄河水汇聚而成的湿地在日光照射下显示出绚丽多彩的颜色(6月9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新华社呼和浩特8月6日电题:绿富同兴画卷在沙海中铺展——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纪实

  新华社记者李仁虎、柴海亮、刘诗平、任会斌

  巍巍阴山南麓,鄂尔多斯高原之北,横卧着一条长约400公里、宽5-65公里的黄色“长龙”。它似弓弦,将滔滔黄河拉出一个大大的“几”字弯。

  这是中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其沙漠,曾经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几十年来,库布其人一代接着一代干,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改革涌春潮奋斗缚“黄龙”

  改革开放,激发了库布其人空前的治沙热情,淬炼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改革创新的“库布其精神”。它犹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大地上。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的库布其沙漠中,技术人员操控无人机飞播造林(7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彭源摄

  “黄沙滚滚半天来,白天屋里点灯台。行人出门不见路,庄稼牧场沙里埋……”古老歌谣,唱出了库布其沙漠的忧伤。

  库布其沙漠横跨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等5个旗区,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上海市大小。

  杭锦旗道图嘎查,是沙漠北缘的小村庄,沙丘重重包围,房前屋后积沙成堆,羊顺着沙堆上了房;沙漠腹地的杭锦旗牧民去趟镇上,步行、骑骆驼,要走两三天……

  无边大漠里,一个个村庄、一个个牧民点,成为与世隔绝的孤岛。

  滚滚黄沙吞噬了农田草场,掩埋庭院村庄,侵害着家园。

  一些人背井离乡,有的村庄人口出走大半。

  保卫田园,保卫村庄,保卫母亲河,一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治沙战斗,在库布其沙漠打响!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7月31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高林树,达拉特旗官井村第一个承包沙地造林的人。1986年,他以一亩两毛钱的价格承包荒沙800亩,赶着驴车走了3天,用3只羊从80多公里外换回一车沙柳苗条。

  高林树带着3个儿子吃住在沙漠里,冒严寒,战酷暑,20多年摸爬滚打,让5000亩荒沙披上了绿装。

  贫穷的官井村人纷纷行动起来,一茬种不活再种一茬,一块治完再治一块,硬生生把沙漠腹地的19万亩明沙变成绿洲。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一条穿沙公路,吹响了治理库布其沙漠阵地战的号角。

  上到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数万人组成治沙大军,筑路基、挖树坑、栽苗条;号子声、马达声、铡苗条声,工地上人山人海,驼马嘶鸣。

  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大地,人们头顶烈日,脚踩五六十摄氏度的热沙。20多人一口锅,铁锹当铲,沙坑作灶,大风吹来,沙子卷进锅里,饭半生半熟、半饭半沙,人们笑称为“沙拌饭”。

  “清汤挂面碗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人们回想起当年大会战的场景,依然心绪难平,激动不已。

  修路缺钱,全旗干部群众和企业纷纷解囊,群众十元几十元,干部几十元数百元,共捐款400多万元。

  在库布其沙漠中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风水梁园区獭兔标准化养殖示范中心,工作人员展示刚出生不久的獭兔幼崽(8月1日摄)。风水梁原名“风干圪梁”,曾经风沙肆虐,人烟稀少。如今,在政府主导下,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将林、草、沙三业结合,打造农工贸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了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新华社记者张善臣摄

  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招拍挂沙地经营权……鄂尔多斯市出台的一系列生态政策,吸引了大批企业和群众参与,如今库布其沙漠的治理规模1年胜过初期10年。

  1988年5月,王文彪走马上任杭锦旗盐场场长,当乘坐的吉普车走到盐场附近时,却陷在了沙窝子里,前去欢迎的队伍变成了“抬车队”。

  沙害深深刺痛了王文彪的心。他上任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治沙林工队,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取5元钱治沙。

  生于斯,长于斯的王文彪,30年倾心治沙。身为董事长,他带领亿利集团与当地政府、农牧民携手,把大片沙漠变成了绿洲,成为库布其企业治沙的“领头羊”,本人也荣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和“地球卫士终身成就奖”。

  东达、嘉烨、绿远、西蒙等一大批企业也纷纷投身治沙事业,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其人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在沙漠南缘干旱区,飞播灌木密植造林;北缘,依托有水的立地条件种植乔木锁边林;中部依托穿沙公路、孔兑,营造护路林、护堤林;腹地的丘间低地和地下水位较浅的区域,建设绿岛、绿洲。

  群众在治沙中展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亿利集团等企业总结发明了容器苗、大坑深栽、迎风坡造林、甘草平移种植、水气种植法等治沙“黑科技”。

  水气种植法——一米多长的水枪竖插进沙里,水流冲孔、插苗、浇水、回填一次完成。

  甘草平移种植法——用机械化作业,变甘草竖植为横植。相比传统的竖植技术,单株甘草固沙面积可达1平方米,提高了10倍,还减少了采挖对沙地植被的扰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工程化、产业化治沙成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新潮流。

  近年来,伊泰集团以整体规划、划片招标、统一施工、机械化作业的方式治沙,营造碳汇林56万亩。最多的一次,5000多人同时作业,一年共造林18万亩。

  政府主导、群众主战、企业主体,全社会参与汇聚起治理沙漠的磅礴力量。

  沙窝变“金窝”绿富同兴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沙、扶贫、产业发展,库布其人走出一条三轮联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昭示着生态文明的美好前景。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科技中心展览馆保存的20世纪90年代杭锦旗人民修建“锡乌”穿沙公路的照片(翻拍照片)。新华社发

  几场雨后,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杭锦旗图古日格嘎查草天相接,碧空如洗,呈现出一幅秀美的田园画卷。

  “草多树多,日子才更好过。”乌日更达赖对生态改善后的新生活,十分惬意。

  曾经饱尝沙害之苦,这位51岁的“生态卫士”,20多年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忍饥渴战病痛。

  有一年除夕,他到外地拉苗条,回家的路上拖拉机坏了。前不靠村,后不着店,他又渴又饿,咕咚咕咚地喝拖拉机水箱里的水,等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0点多。

  艰辛的付出终获回报,8万亩沙地披上绿装,养畜加上禁牧、公益林等政策补贴,一年收入20多万元。

  生态改善,早年离开家乡的农牧民,纷纷举家回迁。

  1992年,道图嘎查七社的王连斌流着辛酸的泪水,背井离乡。2014年,他和老伴喜气洋洋,返回了魂牵梦绕的家乡,住进政府助建的3间新瓦房。村舍林木环绕,绿意盎然,王连斌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生态兴,百业兴。祖祖辈辈为沙所困、因沙致贫的库布其人,大步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路。

  这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库布其沙漠生态太阳能光伏光热治沙发电综合示范地(8月1日摄)。“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目前该太阳能发电项目治沙面积达到了13.3平方公里,每年发电5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库布其人在沙漠资源利用上大做文章。

  昔日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旅游热点。响沙湾、七星湖、恩格贝、银肯塔拉……一个个旅游景区在沙漠中崛起壮大。

  2014年,库布其沙漠被联合国环境署确定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库布其沙漠治理也成为中国的一张绿色名片。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尔多斯宣言》,并认为“值得世界借鉴”。

  “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和实践,将为世界上其他面临荒漠化问题的国家和地区提供经验。”去年6月,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库布其沙漠治理考察后说。

关键词:内蒙古,画卷,沙海
责任编辑:王迪
推荐阅读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监督我们 | 举报平台